那里完全就是自己的地盤了,到時候再扶持一個新的,忠心于大秦的渤海王上去,那就跟自家后花園沒什么區別。
出于利益上面的考慮,第二個結局才是最合適大秦的。
但是沒人敢這么說,也沒人敢這么做,故意見死不救等著人家滅亡,傳出去對大秦的威望,將會是毀滅性的打擊……
秦瞇著眼,看著地圖,雙眼時明時暗。
讓駐扎在燕山的夏青去馳援渤海國,讓駐扎的離渤海國更近的,甚至有汽車這種交通工具楊錦繡部去抄后路,這一手其實就有些自相矛盾。
如果讓楊錦繡去馳援渤海國,以路程和汽車兵的速度來看,想要及時趕到簡直是綽綽有余,劉羽臨也懂這個道理。
說白了,這小子就是打算把罪責全往自己身上擔,然后處于對大秦利益的考慮,故意想對渤海國見死不救,還想出了一個對大秦完全沒有責任的招。
屆時,渤海國丟了,他劉羽臨難辭其咎,而大秦呢?并非不救,反而在夜以繼日的強行軍,誰能挑出半點毛病?
“劉羽臨啊劉羽臨……”
秦心中感觸良多,這家伙不僅在局勢不占優的情況下,接連想出關鍵一招,還能讓大秦的利益完全最大化,絕對是一個難得的人才。
所以其實把人家貶到吳地去,并非是他不惜才,反而是惜才的表現。
一是為了保護他、二是為了磨練他、三是此間事罷他難辭其咎,干脆自己就先貶了他再說,還有第四點。
那就是對方對造船廠一事有誤解,秦正好讓他去那邊待上個幾年,說不定他就能想明白了。
……
同樣在這一夜睡不著的,不僅是秦。
在遙遠的草原中,李延康找到了幾名領主,暗自籌劃著什么。
“怎么樣了?軍隊派出去了嗎?”
李延康沉聲問道。
他要想辦法,為大月氏國的大軍,上一道保險。
幾名領主皆是點頭應道:“已經派出去了。”
“那就好,讓他們加快速度,一定要敢在那邊出現大的變故之前,趕到預定地點。”
“嗯!”幾位領主點點頭。
李延康卻沒有絲毫放松警惕,沉默了片刻后,又問道:
“大秦的夏青和楊錦繡部,又什么異動嗎?”
“派去的探子于今日傳來消息,她們已經消失在了駐地,根據消息因為路程產生的延遲性來看,恐怕早在兩日前,她們就開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