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面對諸多貴族的質問,先前站出來的那兩名領主和幾名貴族,只淡淡的瞥了他們一眼,重新坐回了座位上,并且閉口不了。
現場的氣氛變得有些古怪了起來,這兩名領主以及幾名貴族,已經表明了態度,這下他們就沒法趕人了。
可拓跋燕此刻怎么能甘心,他咬牙道:
“那你們的意思是,咱們突厥認栽了唄?事情傳出去以后,還有誰會怕我們突厥?”
“到時候其他地方的人,也都有樣學樣,豈不是要騎在咱們突厥的脖子上拉屎?”
他此刻的話,也引起了在場不少人的共鳴。
他們是突厥人,是草原的霸主,就連西方那邊強大的王朝,也把他們稱為上帝之鞭。
現在面對一個彈丸小國的羞辱,居然讓他們退縮認慫了。
這若是傳了出去,別人肯定會以為他們突厥是軟柿子好捏!
“中原有句古話,叫小不忍則亂大謀!”
這時,角落里又響起了李延康那略顯沙啞的嗓音,他表情極為認真的說道:
“現在我們對上大秦,絕對是以卵擊石,最好的辦法,就是暫時避其鋒芒,利用我們早期打下的影響力,采取合縱連橫的策略,聯合諸多覬覦大秦的國家,再從內部挑起大秦九州之間的紛爭。”
“屆時,大秦九州一旦掀起復國浪潮,他們自身一亂,我們乘勢可以取下中原!”
李延康語調激昂的將自己所設計的未來藍圖,講給在場的各位領主聽。
他所說的這番話,是他所想的,新的一種能拿下如日中天的大秦的辦法。
現在畢竟渤海國已經丟了,他們已經陷入了被動當中,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跟大秦開戰的話,那就太不智了。
因為現在的大秦,掌握了渤海國就等于掌握了最大的糧倉,縱使他們糧食產量,不一定夠,但短時間內,絕對不會再出現缺糧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跟大秦交戰,所面對的就是一個處于鼎盛時期的大秦,是勝是敗,實在是不好說。
更大的可能,還是以卵擊石。
所以李延康就有了更深層次的考慮,他要利用九州不穩,以及周邊惴惴不安的各國來大做文章,從而牽制整個大秦,從而達到攻取中原的目的。
他有十分把握,只要計劃能夠實施,長則十年,短則三五年,他就能讓大秦四面楚歌岌岌可危!
當然,他的這些話,根本沒有幾人信服,甚至就連拓跋燕都嗤笑了起來:
“呵呵!張口中原有一句老話,閉口中原怎么怎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