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提醒孩子們上課的鐘聲敲響。
所有學生猶如歡快的野兔,興沖沖的返回教室,因為比起下課休息,他們更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方昭君笑盈盈的說道:
“走,咱們也過去看看。”
所有魯國文儒同是精神一震,他們對秦國這種新式學堂非常興趣。
眾人跟隨方昭君,來到一個教室外面,隔著窗子聽到教室里的孩子們,正在被詩詞。
“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聽到孩子們念的詩句,讓魯國文儒們一下就是來了興趣。
“方院長,這么小的孩子,就學這么深奧的道理,他們能領悟的到嗎?”
方昭君解釋道:
“所有的知識都是積少成多,所領悟的道理也是由淺入深,或許現在他們領悟的不夠透徹,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周圍的事物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所領悟的道理也會更加深奧。”
聽到這話,魯國文儒們幡然明白其中用意,一臉敬佩道:
“就連教學上都有如此長遠的眼光,難怪秦國的發展會領先其他諸國。”
“就哪怕我們魯國,雖以文化之國著稱,但在思想上也遠不及秦國,真是自愧不如!”
方昭君都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其實在此之前,就連她都沒想過,秦國竟然會發展至此,之所以能有現在的蓬勃發展,都是因為王的正確領導政策,讓秦國的百姓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生活。
她謙虛的說道:
“諸位重了,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是一種進步,相信諸位學成后,定能更好的建設家鄉,走,我帶你們去別的教室再看看。”
眾人來到第二個教室,透過窗子看到里面的先生,正在講授大自然里的各種神奇現象,方昭君介紹道:
“這就是自然與科學課,主要程度是普及一些,生活中的科學小常識。”
有魯國文儒好奇的問道:
“方院長,恕我多,學數學能掌握記賬的竅門,學語文能領悟深奧道理,學歷史能知曉古今大事,但是學自然科學這門課程,又有何意義?”
方昭君心細講解道:
“問得好,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造船,就像剛剛我們說過得,船就是利用了水的浮力,才能漂浮在水面上。”
“在比如說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鍛鋼鍛鐵,就是利用了科學原理,知道這些原理后,我們就能夠運用和掌握其中的技巧。”
“等技術成熟的那天,甚至人能飛天也不是件難事。”
魯國文儒們聽了這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充滿了不可思議。
“方院長說的這些問題,實在有些超乎我們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