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昭君見慣不怪道:
“不錯,這里的鹽是經過層層加工后,得出來的沒有一點雜質的細鹽,不僅吃起來不澀口,做為調料還會使飯菜更香。”
“而且細鹽還有一定的清潔功效,我們秦國人還用細鹽來刷牙,相比平時用的草木灰,清潔效果更強。”
聽到這話,魯國文儒雙眼瞪的老大,詫異道:
“您,您說用細鹽刷牙?真的假的?”
“我們魯國雖然沿海,但老百姓也吃不起細鹽,吃的那種鹽都顏色不純,還苦澀無比,和這種鹽完全沒得比!”
“細鹽何足珍貴,平常人家根本吃不起,就哪怕一些世家大族,也只能在節日時才舍得拿出來一些吃,你們竟然拿這個細鹽刷牙!”
見魯國文儒們頗為激動,方昭君連忙解釋道:
“就像蒸餾酒一樣,把我們收集來的粗鹽經過蒸餾處理,就可以得到數不勝數的細鹽。”
“就哪怕顆粒再大,成色再不好的粗鹽,經過蒸餾之后,都會變成這樣雪白且細膩的細鹽。”
“所以說,能吃上細鹽,在我大秦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不論是世家大族還是平頭百姓,家家戶戶都有細鹽吃。”
魯國文儒們一聽說,秦國家家戶戶都能吃到細鹽,心中的震撼已經無法表。
原本他們以為在魯國的生活,已經算是人上人,可跟秦國相比,就連普通百姓都能吃到,他們皇親國戚才能吃到的細鹽。
甚至那些前所未見的,又高產又美味的蔬菜水果,多到百姓吃不完要喂給豬吃。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每一處的觀摩,都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著魯國文儒們的三觀,讓他們感覺自己就像是生活在,還未開化的上古時代一樣。
方昭君看到魯國文儒們復雜的表情,回憶起自己當初看到,這些科技展現在面前時,也是一樣的震撼和詫異。
后來當這些科學,完全滲入到生活中時,她也從最初的不適應,到慢慢的習慣,再到開始享受科學帶來的便利生活。
方昭君寬慰道:
“諸位所看到的,都是科學科技改變生活的成果,此次觀摩的目的,是想讓諸位看到差異,學習其中的優點,取長補短。”
魯國文儒們有些泄氣道:
“方院長,不是我們沒有信心,只是魯國相較于秦國相差太多,又如何趕得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