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你曾經可是一國丞相,滿腹經綸,博通古今,滿身的才華卻只與我一個小女子談論,實在屈才。”
“我有個提議,不知夫君可愿意答應?”
錢謙益好奇的問道:
“娘子但說無妨。”
柳如詩正色道:
“與其你我二人在家空談學術,虛度光陰,不如開一個書院教書育人如何?”
錢謙益想了想道:
“娘子提議甚好,我的名聲還在,咱們可以招收一些世家子弟,提高學費,反正他們大手大腳,正好增加我們的收入。”
柳如詩卻一口拒絕道:
“不可,既然要開書院,就要招收全天下的學子,不論男女,不談身份地位,人人都可以讀書。”
她之所以這樣講,是想借此機會,推展王人人平等的計劃。
但錢謙益聽后卻不贊同。
“教男子倒是可以,讓女子也登堂入室,讀書識字,這恐怕難成體統。”
柳如詩一本書正經道:
“女子上學堂有何不可,再說女子不比男子差,你不是也見識過了,而且你想想,如果我也是胸無二兩墨,你我還能有機會在這相談甚歡嗎?”
錢謙益心中有些動搖,之所以愿意娶柳如詩,也是被她的才華所折服,如果她跟其他女子一樣,可能二人也不會成婚。
柳如詩見錢謙益猶豫,繼續說道:
“夫君,格局打開一點,女子上學在秦國已經不是稀罕事,只是魯國被男尊女卑的思想禁錮太久,難以接受罷了。”
“但落后就要挨打,如果魯國一直停滯不前,而秦國大事發展教育,國力水平大大提高,魯國早晚會被時代的洪流拋棄。”
“你雖然不在朝廷為官,但你的才華還在,你的名望還在,你我夫妻二人齊心協力創辦,打開魯國教育的新思路,為魯國做貢獻,豈不是更好?”
錢謙益被柳如詩的這番話點醒。
的確,魯國雖然一直以禮儀之邦,教育大國著稱,但是實際上,就連秦國仙都的教育水平都趕不上。
如果在繼續這樣執迷不悟,不知反省,不思進取,早晚會落秦國十萬八千里。
想通之后,錢謙益答應道:
“還是娘子思慮周到,就聽你的,我們創辦個,無論男女,讓天下人人都有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