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
此時,司馬集正在蓬萊,魯國朝堂之內,稟報道:
“啟稟陛下,最近在魯國名聲大振的曾阿牛,他是秦國人。”
魯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眉頭輕輕一挑,開口道:
“曾阿牛,這個名字朕記得,你曾經多次提過這個人的名字。”
“沒錯,此人就是同一人。”
魯國朝堂之上亂做一團。
“我還以為是重名,沒想到是同一人。”
“他的三十六計寫的很好,我看過,深受啟發,大受震撼。”
“就連老祖也對三十六計贊不絕口,承認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過他一秦人,為何會來我魯國?”
“沒有隱姓埋名,也沒更名改姓,會不會是來投誠的?”
滿朝文武議論紛紛,司馬集一本正經的說道:
“此人目的不純,當時引發四國大戰,就是此人手筆,臣認為,曾阿牛來魯國,并不是什么好事,也許,他是為了滅魯而來!”
此話一出,滿堂震驚。
“司馬先生,你知道自己再說什么嗎?”
“區區一介書生,在魯國無權無勢無背景,他憑什么滅魯!”
“司馬集,你不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我們魯國遍地人才,難不成還怕他一區區秦國文人!”
魯人向來驕傲,有老祖坐鎮,可洞察一切,想要滅魯,憑一人之力怎么能做到?
特別是魯帝,他自信的問道:
“司馬集,就憑一個曾阿牛,能滅魯國千年基業,你認為這可能嗎?”
不少朝臣也紛紛附和。
“陛下之有理,曾阿牛不過有些才華,這等鼠輩在魯國比比皆是,不足為懼。”
“臣也認為,區區一個曾阿牛,也就是我魯國蕓蕓眾生中最普通之人,他掀不起什么風浪。”
眾人正說嘲諷的時候,大殿外,飛鴿傳書被八百里加急送入皇宮。
“報,白鹿書院急報!”
送信的斥候將奏折雙手奉上。
大內太監立即小跑著取來奏折,恭敬地遞到魯帝手中。
魯帝展開一看,雙眼瞬間放大,幾乎從龍椅上彈了起來,驚呼道:
“怎么會這樣!”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不知發生了何事。
魯帝面色難看至極,聲音帶這些驚恐。
“曾阿牛在白鹿書院,談經論道之時,竟然,引發天地異象,百鳥朝圣,地涌金蓮,白鹿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