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書院,山頂論道,環境相當優雅愜意。
整個山頂沐浴在晨光之中,樹木鮮花,百草芬芳。
山頂大致分為三部分,平民看臺區是假山怪石,學子們席地而坐,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坐在席位涼棚之內。
正中間有個太極圓臺,上面擺放著案牘,香爐,茶水糕點,誰談經論道誰就上臺展示。
不遠處有個天然湖泊,在湖中間有個涼亭,里面沒有多少人,但看涼亭的布局,應該是找到貴客用的。
秦和陶松知剛進入院中,就看院內已經到了很多學子,各個都穿著華衣錦段,彬彬有禮,相互拱手見禮后,紛紛落座。
陶松知在秦身邊小聲介紹道:
“那邊那個是魯國大文豪墨家的子侄,他在書院的品級是三品。”
“他旁邊那個是文學大儒文家的孫兒,別看他年紀不大,他在書院是四品呢。”
“還有后邊那個,他是大文豪蘇家的外侄,也是四品。”
陶松知對于世家子弟的來歷都門兒清,把周圍的人一個個全都介紹一圈,共有多少世家,世家大族有多少子弟,這些子弟應該坐哪,全都說的清清楚楚。
他在秦身邊低語道:
“您雖然是百曉生一品,但您是普通人出身,只能在假山區席地而坐。”
秦聽了陶松知的介紹才知道,原來書院這等高雅圣潔之地,竟然也有這么多的繁文縟節。
但他卻毫不在意說道:
“無妨,人生于天地間,以天為被,以地為床,哪不能坐。”
陶行知聽到這話,內心震撼不已,曾阿牛不愧是百曉生一品,談舉止都是如此豁達,實在令他敬服。
他看到曾阿牛走到一塊石頭旁,撩起長衫就準備坐上去,立馬阻止道:
“且慢。”
“怎么了?”
陶松知先一步上前,用衣袖擦了擦石頭上的塵土,又把外袍脫下來,疊好墊在石頭上,這才說道:
“請坐。”
這一舉動,讓秦心中泛起一絲暖意,看著樸實的陶松知,秦不好駁了他的好意,大大方方坐下,坦道:
“多謝。”
陶松知彬彬有禮道:
“應該的。”
因為講道的時間還沒到,二人只能在此等候。
……
與此同時。
書院門口圍著一幫雜役,用棍棒指著來者大聲呵斥。
“都已經告訴你了,武人沒有資格進入白鹿書院!你怎么就聽不懂呢!”
被雜役們阻攔的人正是馮賭。
他左手拿著信,一臉無奈的說道:
“我就是來送封信,怎么就沒資格了?”
雜役們虎視眈眈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