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夫人親自接待梁山伯,眼中滿是瞧不起。
“今天是馬家納吉的好日子,贗作送了三天都沒有送完,對了,馬太守好像是梁大人的上司吧?”
聽到這話,梁山伯臉色更加難看。
祝夫人接著說道:
“桌上這些點心,是專程從杭州請師傅來做的,叫珍珠燕窩棗,外皮是用珍珠抹做的,想來你應該從沒吃過,嘗嘗吧。”
梁山伯坐立不安,如芒刺背,拱手道:
“夫人,我只是想見英臺一面,你何必羞辱與我?”
祝夫人冷哼一聲。
“大人,如果你連我說的話都不習慣,將來又怎么受得了世俗的白眼?”
梁山伯定了定心神,祝夫人這話說得不無道理,想要娶英臺,這點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忍著內心悲憤,拿起桌上的糕點大口吃了起來。
祝母見梁山伯有幾分誠意,便松了口,讓下人帶梁大人去見英臺。
梁山伯順著丫鬟的指引,終于見到了朝思暮想,身穿女裝的祝英臺。
二人在涼亭中相視而坐,眼中似乎有說不完的情話,又似乎無話可說,千萬語最后化作一句。
“山伯,我們私奔吧!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愿四海為家。”
“今夜子時,我在后門等你。”
兩人決定私奔,不顧世俗禮教,而這些話卻被祝母聽了去。
私奔那一晚,大雨傾盆,電閃雷鳴。
祝英臺等了一夜,梁山伯沒有來。
但是在舞臺下,觀眾們看的清清楚楚。
祝英臺站在樹下苦等一夜之時,舞臺隔壁,一墻之隔,梁山伯被馬家家丁暴打一頓。
多情女子看見這一幕,差點沖上舞臺,和這些狗腿家丁大打出手。
幸好被看場子的壯丁攔住,沒讓舞臺事故發生。
演出繼續。
一墻之隔,一面是失魂落魄的祝英臺,一面是脊背佝僂,狼狽如犬的梁山伯。
燈光一明一暗,時而祝英臺燭臺下哭泣流淚,時而是梁山伯臥病在床。
兩人間隔一堵墻,確是一座大山,世間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你我只隔一堵墻,卻永世不能相見。
祝英臺未因梁山伯爽約而失落,而是徹底與祝家決裂。
“我不嫁!”
“你不嫁?你讀了那一本圣賢書,教你忤逆父母的?”
祝父的演繹者,將魯人死板教條,男子為尊表演的淋淋盡職,也讓臺下不少老爺們,都從中看到了自己的銀子。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兒女婚嫁,一直以來是由父母做主,不由你嫁還是不嫁,這是常理,是法度,是教條,是禮儀!”
祝英臺破罐子破摔,說出與梁山伯私定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