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想要繁榮昌盛,最重要的是人才,什么最貴,人才最貴!”
大家更加陷入沉思。
王知道人才的重要性,為什么還要堅持,為其他六國培養人才,如果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怎么辦?
秦的思想高度,在座無人能及,他苦口婆心的說道:
“首先其一,這么做的確有弊端,但利大于弊,比如我們招收100個外國留學生,這100人有80人能留下,為秦國效力,這都是咱們賺了。”
“20人回國發展,在他們的國家成為中產,我們再稍微利用一些手段,讓他們在關鍵問題上心向大秦,影響國家決策,我們還是賺了。”
齊燕兒不解的打斷道:
“人心難測,王殿下,您的意思我也能理解,但是您所謂的手段,恕我不敢茍同,有些人心志堅定,恐怕就算許下榮華富貴,他們也不會選擇背叛,比如我們對您的忠誠。”
秦自信一笑。
“我不懷疑你們對我的忠誠,當然,助學貸款說是給學子發錢,實則就是個陷阱。”
“秦人入學不收取任何費用,外國留學生想要入學,就必須申請助學貸款。”
“所謂助學貸款,就是先讓人拿貨,收入以后慢慢歸還。”
“就好比一個外國留學生,他是一介平民,在自己國家無法接受高等教育,他來到秦國求學,面對高額的學費,他只能申請助學貸款。”
“他在秦國上學期間,一切吃穿用度都是免費,而且我還給他開獎學金。”
“在這個外國留學生心中,就會留下一個概念,吃我們的嘴短,拿我們的手短。”
“等他學有所成,畢業后,如果選擇在秦國發展,就等于與秦國簽訂了賣身契,利息工作一兩年就可以還清貸款,他就恢復自由身。”
“但如果畢業后,他堅持選擇回國,陷阱來了,你們幾個豎著耳朵給我聽好了。”
幾個核心成員全部豎著耳朵,認真聽,生怕錯漏一句話。
“助學貸款的利息就像是高利貸,他們需要支付的利息,甚至要比本金還高幾十倍。”
“若是一次性拿不出這么多錢,那就只能留在我大秦為我所用,堅持走我也不攔著,還錢唄。”
“按照助學貸款的利息設定,這個人將要在未來二三十年內,沒日沒夜的賺錢,來償還助學貸款,估計四五十歲之后,基本就能償還結束,補上這個窟窿!”
“你們想想,用助學貸款,讓他們給我打工二三十年,一直在為我們賺錢,就算這人有鴻鵠之志,也無處施展,我還會怕他學成之后,對我大秦造成威脅嗎?”
幾個人全部目瞪狗呆,完全被王的高瞻遠矚震驚壞了。
借錢上學,看似給你們也免費,實則就是套牢的陷阱。
居然還能這樣玩,一舉多得,一箭雙雕,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