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穿越崇禎,不肯掛歪頸樹朱友堅 > 第363章 祖大壽

      第363章 祖大壽

      崇禎嘴角上揚:“條件有兩個,一是是把魯王換回來,二是把祖大壽換回來。”

      此一出,乾清宮先是陷入安靜,隨后響起大臣們的恭維聲:“陛下圣明。”

      “吾皇圣明!”

      “陛下此計實乃上上策也!”

      聽著大臣們贊同的聲音,崇禎欣慰的松了口氣。

      本以為他們會有不同意見,沒想到聲音竟然如此統一。

      投降建奴的武將有很多。

      可以噴他們,罵他們所有人。

      唯獨不能罵祖大壽。

      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已經對得起朝廷了。

      崇禎四年,祖大壽領兵修筑大凌河城。

      修到一半時皇太極突然出兵,將大凌河城包圍。

      祖大壽屢次突圍均以失敗告終,只能堅守不出,等待援兵。

      城中糧草吃完了就吃戰馬,戰馬吃沒了就人相食。

      三個月后,糧盡援絕的祖大壽開城投降。

      祖大壽投降后向皇太極提議,趁錦州的明軍不知道他已經投降,愿去錦州當內應。

      結果祖大壽一去不復返。

      崇禎十五年,祖大壽打開被圍困了一年的錦州城門,再次投降滿清。

      這次的情況和上次如出一轍,城中糧草耗盡,人相食...

      皇太極沒有因為他上次的叛逃而降罪,而是以禮相待。

      皇太極這么做并不是因為仁慈,而是想借機召降遼東明軍。

      尤其是關寧軍。

      李成梁一族在遼東失勢后,祖氏一族開始崛起。

      到了祖大壽這里,徹底將關寧軍掌握在手中。

      吳三桂為什么能接手關寧軍?

      一方面是戰功,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是祖大壽的外甥。

      肥水不流外人田。

      正因為有這層關系,當祖大壽第二次投降時,皇太極沒有任何怪罪的意思。

      不過為了防止祖大壽再次叛逃,皇太極將他軟禁在家中,不能隨意出入。

      做為一個邊軍將領,祖大壽寧愿吃人也不愿投降,可以說是堅持到了最后。

      當然。

      他畢竟投降了,可以說沒有舍生取義的勇氣。

      但是。

      祖大壽在投降后,沒有殺過大明的一個士兵,甚至一個百姓。

      就憑這一點,他就無愧于大明。

      崇禎明白這個道理,在場的文臣們也清楚其中緣由。

      所以當崇禎說出要換回祖大壽后,所有人都沒有反對。

      崇禎換回祖大壽還有另外一層想法。

      吳三桂擁關寧軍自重,表面忠心實則一身反骨。

      如果換回祖大壽,情況就不一樣了。

      祖大壽同樣擁兵自重,但是他忠于朝廷。

      不會背刺崇禎。

      而且祖大壽回歸后肯定會和吳三桂爭兵權。

      他們之間一旦產生矛盾,崇禎就有機會了。

      在被崇禎的腦回路驚到后,李邦華先是高興,隨后有些擔心:“陛下,祖大壽對建奴來說非常重要。”

      “僅憑阿濟格,遏必隆以及那些敗兵的尸骨,多爾袞和多鐸怕是不會同意。”_k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