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崇禎唐通 > 第854章 東線戰局

      第854章 東線戰局

      小凌河下游。

      本欲渡河的朝鮮兵先是弄翻、弄丟了浮船,隨后士兵們又紛紛落水。

      為了營救落水的士兵,岸邊的朝鮮兵全都加入了營救的隊伍。

      “抓住繩子,別松手思密達!”

      “快用力拉!”

      在岸邊士兵的營救下,落水的士兵們開始被救上岸。

      延城君李時昉捂著肚子說道:“衣服濕了的快回營換衣服,否則會染風寒!”

      “你”建奴監軍本想說些什么,但什么也沒說出來。

      在當時,風寒致死的概率非常高。

      從癥狀看,風寒的主要癥狀有頭痛,發熱,咳嗽,流鼻涕等。

      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風寒既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流感,呼吸道疾病甚至肺炎。

      當時的醫療水平并不發達,將這一類病統稱為風寒。

      八月末九月初的遼東已經比較寒冷,李時昉讓這些衣服濕了的人回營換衣服也無可厚非。

      “快速快回,不得有誤!”建奴監軍指著朝鮮士兵們大吼。

      小凌河東岸的情況被西岸的明軍盡收眼底。

      他們都看呆了。

      “朝鮮兵在干什么?”一個明軍問身邊的同伴。

      “還能干啥,沒看見船沉了人也落水了嗎?”

      “不是,我的意思是朝鮮的廂兵也太笨了,浮橋都搭不好!”

      廂兵是負責架橋鋪路的部隊,也就是近現代部隊里的工程兵。

      (廂兵是宋代的名稱,明代類似部隊的名稱查不到,只能借鑒宋代。)

      實際上,各朝各代都有類似的部隊。

      在宋朝,修橋鋪路的任務由承擔雜役的廂兵負責。

      廂兵又稱廂軍,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上戰場參加戰斗。而是承擔運糧,筑城,打造兵器,修橋鋪路以及接送官員等任務。

      元朝類似的部隊叫軍匠,又稱匠軍(《元史·兵志一》記載:取匠為軍,曰匠軍)。

      平日里,他們要給士兵打造武器盔甲。

      每逢戰事,他們都要跟隨蒙古兵一同出征。負責修橋鋪路,打造船只,制作攻城防守器械。

      清末的太平軍也有專門負責土木作業的土營。

      到了近現代,出現了工程兵和舟橋部隊。

      看著朝鮮兵拙劣的表演,劉肇基忍不住搖頭:“搭不好浮橋也就算了,身為廂兵連最基本的水性都不通,這也太假了吧?”

      他猜到了朝鮮人會消極用兵,但是沒料到會這么消極。

      作為修橋鋪路的廂兵,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會水。

      朝鮮三面環海,會游泳的朝鮮人不在少數。

      例如壬辰倭亂時,朝鮮在冊的水兵就高達十六萬,并不比大明水師的人數少。

      不缺水兵的朝鮮竟然用不會水的士兵搭建浮橋,可見他們用心之險惡

      “濟爾哈朗如果看到這個場面,肯定會大發雷霆吧?”劉肇基繼續說道。

      “不一定。”關遼登津水師副總兵林慶業回答。

      “怎么說?”

      林慶業干咳兩聲:“濟爾哈朗的目的是讓這兩萬朝鮮兵牽制咱們在東線的主力,所以只要他們沒有潰逃就算完成了任務。不過咱們已經提前將主力調往西線,所以在這跟他們耗著就行。”

      劉肇基點了點頭。

      此時后方忽然傳來急躁的馬蹄聲。

      回頭看去,發現有兩個探馬正一前一后沖向他這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