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崇禎唐通 > 第256章 以兵代賑,以工代賑

      第256章 以兵代賑,以工代賑

      李邦華將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他繼續平靜地說道:“攘外還是安內暫且不提,流賊屢剿不絕的最大原因是他們所到之處都有災民,無法平定建奴的原因也是無兵可用。”

      “所以內閣打算放棄之前的以糧賑災之法,而是啟用新方法賑災。”

      “新方法有兩種,一是以兵代賑,二是以工代賑。”

      “除了山西,陜西,遼東和張獻忠竊據之地,其余各地從上往下統計災情。災情分為三種情況,嚴重,較為嚴重,輕。”

      “災情嚴重的地方急需糧食,所以用以兵代賑之法。由朝廷撥付銀兩從沒有災情的地方購糧,招募士兵的安家費和餉銀換成糧食送給其家人,幫助其度過災情。如此既能解決朝廷兵源,又能賑災撫民。“”

      “災情較嚴重的地方有的缺糧,有的不太缺糧,以兵代賑和以工代賑并行。”

      “李閣老,以工代賑讓百姓做什么?修官道嗎?現在國庫的銀子本就不太富裕,陛下又免了全國一年的田賦和徭役,如果再大費周章用銀子修官道,就算有再多的銀子也不夠使啊!”戶科給事中辭犀利的反問。

      李邦華還是一臉的平靜,他開口說道:“非也!本官口中的工不是修官道,而是與兵有關。”

      “兵?”

      “對,募兵需要武器甲胄,朝廷可以讓災民制作武器。等他們制作好后,朝廷用錢購買。如此既能解決朝廷武器稀缺,又能給災民一口活路,一舉兩得。”

      工科給事中站出來反駁:“李閣老此差矣!朝廷所需的武器甲胄都有嚴格要求,經驗豐富的匠人方能制作合格,普通百姓根本做不到,也不會做。”

      李邦華白了他一眼:“工部武器種類繁多,但使用量最大的是箭矢和長矛。箭矢里箭桿,長矛的木棍制作起來并不是很難,讓府縣的匠人指導一二,就能造出合格的武器。”

      “其余的武器,甲胄,還是由工部負責制作。”

      見沒人反駁,李邦華繼續說道:“在災情不嚴重的地方,使用以工代賑之法。道理我之前已經講過,就不再重復了。”

      隨著李邦華拋出賑災的方法,朝堂上再次陷入討論。

      戶部的官員齊齊看向戶部尚書方岳貢,他們怕啊!

      怕被派往各地賑災。

      現在外面這么亂,保不齊就會死在路上。

      方岳貢被盯得后背發涼,于是站出來說道:“諸位同僚。內閣商議的賑災方法肯定需要人去執行,但具體讓誰去辦差還未商定,等一會再議此事。”

      文武百官們眨了眨眼睛,紛紛噤聲。

      崇禎見時機成熟,開口問道:“眾卿,內閣擬定的賑災方法,你們以為如何?”

      在場的大臣幾乎同時撇了撇嘴。

      這是詢問嗎?

      這是威脅!

      但凡有誰不同意,皇帝和內閣肯定會派他去賑災。

      為了不被皇帝惦記,這幫大臣們非常默契的回答道:“臣等以為可行。”

      其實這個方法本身并沒有明顯紕漏,所以就算沒有這道威脅,大臣們還是會同意。

      “那內閣就抓緊時間去辦吧!”崇禎一臉的淡定。

      “臣等遵旨。”

      李邦華領完旨后并沒有退下,而是再次拱手說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奏。”

      “準奏。”

      “陛下雖然免了全國一年田賦,但各省,各府,各州之前都出現了賦稅欠繳,或者多征的情況。”

      “臣以為應該趁著此次賑災的機會,將這兩件事梳理清楚,解決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