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內的宮人聽到外面的動靜亦是慌張。
床榻上,滿頭白發稀疏的南唐老皇帝聲音急切又虛弱地道:“可是淮湘王的人闖進來了?會不會是沖你來的,要不快先躲一躲吧……”
能干這種大膽事情的也就只有淮湘王了,他是個命不久矣的老頭子,沒什么好刺殺的,只能想到來人如此不管不顧,氣勢洶洶,定是為了已經得到逍遙散解藥的承恩候。
承恩候面色也是一緊,但很快又鎮定道:“陛下不必擔憂,臣進宮前已經將解藥分給了許多人,就算淮湘王當真對臣動手,朝廷也不會再是他的一堂,定能勸說太子殿下與九皇子殿下暫且放下斗爭,先聯合抵御淮湘王。”
皇帝病重,皇子們暗中紛爭防備,這些日子的朝政大殿上,背后實際發號施令的人其實已經是淮湘王了。
如今錦官城外的軍營駐有十二萬兵馬,其中約六萬五萬人馬聽從太子的差遣,另外五萬五則從屬九皇子黨。
從前在局勢的最初,淮湘王與九皇子黨是一派,太子黨則不得不私下聯合南疆。
但這么久過去,情況早已發生了變化。
淮湘王利用逍遙散作為利益籌碼,反將南疆拉入到了自己的陣營中,隨后便疏遠了九皇子黨,成為了真正能動搖南唐朝廷的第三系勢力。
兩國交戰之際,如果不是淮湘王攪動風云的話,城外該有至少十萬大軍要備戰。
因為他的存在,這十萬兵力竟被困在城外,走不敢走,留不敢留。
聞,南唐老皇帝面上閃過欲又止的疑慮之色,最終嘆了口氣。
“但愿如此吧……如果他們能先解決淮湘王的話再好不過。”
可這太難了,淮湘王自己還有六萬私兵呢,只要他選擇一方進行扶持,就能在兵力數量上對另一方進行完全的壓制。
他的兩個孩子寧肯選擇與虎謀皮,也不愿攜手合作。
西周大軍都壓到邊境來了,他們想的不是先抵御外敵,而是誰能先搶坐上那把龍椅……
承恩侯見他面色懨懨,不由出安慰:“陛下,朧夜公主在西周的地位并非我等想象的那般艱難,此事從她能派出親信來錦官城幫我們扭轉局勢就看得出來,西周帝后與她的關系非同尋常。”
“雖說她選擇與聽雪閣閣主成親,但臣卻認為公主并非是投身敵人報復于南唐,她是什么樣的人您最清楚不過了,也不可能為了自身斗爭失利而棄家國子民于不顧。”
“臣私以為,或許等解決掉了淮湘王,西周將此賊子帶回去處置后,兩國關系或能緩和。”
承恩侯委婉地勸說著,他覺得要不那座金礦的事情就算了。
作為和平停戰派,他其實不太希望南唐與西周對上,一來兩國實力懸殊,就算仗著本國易守難攻的優勢不被拿下,耗費了兵力也得不償失,唯恐苗人會趁虛而入。
而來則是因為他的一番私心,他不希望兩國交惡,否則處于朧夜公主的境地會很難做。
唉,要不是淮湘王,兩國關系不會走到如此地步。
想起朧夜,老皇帝不由得眼神悠遠,“是啊,夜兒不一樣,她的格局比其他兄弟都要大得多,性子看上去冷,做事也狠辣,實際上卻是最有人情味的那個。”
“但問題是,太子和九皇子黨會相信她嗎?如果,如果她……唉……罷了……”
承恩侯知道皇帝沒說出口的那句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