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齊,都察院監察群臣,脈至全國,是一個重中之重定海神針般的機構。
可以說,它是除了錦衣衛外,父皇手中唯二的另一張王牌。
那幾個堪比忠犬的老臣,有一半是都察院的。
而所謂抽調之權,是前朝才開始興起的一個規矩。
那會兒父皇還不是太子,但才干出眾,甩其他兄弟一條街。
先帝想讓他幫忙辦事,又不想讓他權柄過大,便想出了這么個折中的法子——
原本該送至政殿的折子堆積得過多時,允許父皇派人去抽取一部分,代為處置。
后來這個規矩延續了下來,許多皇子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其中包括陸恒。
但都是些不太要緊的部門,都察院的折子父皇向來是把得緊緊的。
別說抽調之權了,里頭的人都是鐵面無私決不許有任何偏向的,皇子們想安插人手進去都難。
如今父皇卻允許我......
天上忽然掉這么大一個餡餅,幾乎把我給砸暈了。
一瞬間我的腦子里閃過許多狂熱但要命的畫面,手心都微微出了汗。
漸漸回過神來后,我冷靜下來,隱隱猜到了父皇的用意。
都察院不僅僅是大齊朝堂穩固有序的基石,也是引導壓制的利器。
但后者派上用場的代價不小,一個不好,就會毀壞都察院的名聲威望,把前人的努力全部毀于一旦,再建就更加困難了。
可見父皇是真的被陸恒逼得有些被動,連這個險招都用上了。
即便是如此,他也還是想到了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