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堂里。
我和師父一直望著那排遺像。
其實師父剛才說的那番話,我能聽得進去,盡管我還是想不通師公因為某種原因,必須要讓張戎和項乙峰去死。
但我知道,師公這把歲數,歷經大風大浪,所學的本事也接近于神通,他必然有合理的理由要做出這樣的安排。
比起張戎和項乙峰,我只來了青陽觀一年不到,可哪怕是對我,師公臨行前還對我囑托許多,告訴我未來的路要怎么走才會安全。
連我都如此對待,師公怎忍心讓自己的兩個孩子,死得這般凄慘。
我接受師父說的話,我只是接受不了每天見到的那七個人,突然之間變成了那一排冰冷的遺像。
“墨家曾有一任巨子,誕生于戰國中期,名叫孟勝。”
師父突然自顧自地說道:“為了阻止戰爭,孟勝率領182名墨者為楚國抵御來犯之敵,當時情況緊急,孟勝自知戰敗,無力幫楚國守城,就決定以身赴死。”
“他的弟子勸告他,認為事已至此,赴死改變不了結局,而且此舉會令墨家損失慘重,更有可能‘絕墨者于世’,孟勝卻說,他答應了要幫楚國守城,現在守不住,必須一死,否則將來沒人會信任墨家。并且他認為他將巨子之位傳給另一位墨者田襄子,不怕墨者絕世。”
“于是赴死之前,孟勝讓兩名墨者帶著巨子的令牌找到田襄子,讓他繼任巨子之位,成為墨家的領袖,而現任巨子孟勝,則帶著180名墨者慷慨赴死。”
說到這里,師父感慨起來:“而那兩名去找田襄子的墨者,在完成傳位的任務之后,竟又毅然返回戰場,心甘情愿地死在戰爭中,這種精神,現代人根本理解不了,卻是當時的墨家門徒人人愿意做的事。”
“我們這個時代,國泰民安,已經是最好的時代了。”
“可總有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我們信奉墨家理念,行游俠之事,并以此為信仰,而我們必須要做到先輩傳下來的精神,必信,行必果,輕生薄死,殉身赴義。”
師父眼淚橫流,望著師公的遺像,哽咽道:“但你的師公,他做不到讓所有人去殉身赴義,連一個叛徒他都舍不得處決。”
“我背著孫兆明離開青陽觀的時候,相信你也看到了,你捫心自問,你當時是怎么想的。”
“我們做的這些事情,遲早會有這種結局,墨家理念經過歷史驗證,也早已消亡在歷史長河里,而你師公的理念,還不如當年的墨家,只有走這一步,盡可能保全一些人。”
說著,師父站了起來,又看著我:“而這一步,也是在為唐家的覆滅做準備,只有讓唐家占領上風,讓唐家越來越強盛,才能讓唐家走向盛極必衰。”
“上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未來不久,不出三個月,唐家就會有一個重大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就是覆滅唐家的時機。”
“做大事者,要么大成,要么大敗,因此要學會接受暫時的失利,要學會隱忍,否則就是大敗。”
說完,師父走到我身旁,拍了拍我的肩膀,轉身離去。
我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
我就聽到了一句話,不出三個月唐家要覆滅。……
葬禮舉辦了六天。
我以為師公過世,宋曉天一家應該會來,因為宋曉天的爺爺,跟師公是拜把子的兄弟。
可是六天他們也沒來,我以為他們不會來了。
一直到了第七天,今天是師公的頭七,宋曉天一家終于來了。
這一家人里面有宋老,宋叔,還有宋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