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假設的這個問題,張戎他們認真思考了起來。
隨后一位師兄說道:“交給警察吧,畢竟不是一兩千,而是十來萬,丟失的人肯定心急如焚,說不定有什么急用。”
張戎也點點頭:“撿個一兩百,那是運氣,但如果太多了,那就不是屬于我們的錢,占為己有就有失人格,而且會有報應,最后還會以其他的方式折損比這更多的錢出去。”
大家紛紛發表意見,全都要把錢交給警察。
最后他們異口同聲地問我:“那你呢,陳墨,你會怎么處理這筆錢。”
我毫不猶豫地答道:“我會占為己有,我自己花。”
四人瞪大眼睛:“你也太沒人格了你!”
我笑道:“在我假設的這個情景里,我一定會把這筆錢占為己有,因為我當前困難,我正好需要這筆錢,我一沒偷二沒搶,我不僅會占為己有,我還會拿得心安理得。”
“對,這些錢原本不屬于我,可能我這么做不好,但這就是我,最真實的我。”
“那么再假設,我拿到這筆錢之后,突然得知這筆錢是一個老太太,砸鍋賣鐵拿去給他老伴治病的,那么我一定會把這個錢重新交出去,因為后天的教養,后天養成的人性,不允許我再侵占這筆錢,因此我會交出去。”..c
“可如果這筆錢的主人,是一個富人,那么我還是不會交出去,并且我同樣會心安理得地侵占,我會想富人也不差這點錢,但我差啊。”
“雖然我這種想法很仇富,畢竟富人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那錢原本就是人家遺失的,我怎么能這么沒人格呢,活該我窮一輩子呢。”
“但沒辦法,我就是這么想的,這就是最真實的我,這就是我的本性,不管我在外人面前偽裝得有多高尚,也沒人知道我干了這件事,但我知道這就是最真實的我。”
說完我嚴肅起來:“為什么我們要認清最真實的自己,因為人性具有共通性,我們所有人先天的人性幾乎是一樣的,盡管我們部分人通過后天的教養,有了更高的品德,但在誘惑面前,即便我們能經受住誘惑,但我們還是會有一個猶豫和幻想的過程。”
“我們只有認清自己先天的人性,才能通過人性的共通性,去判斷對方最真實的想法,才能知道他是不是虛偽,他虛偽在哪里,他虛偽了會做出什么樣的事。”
“如果我們認不清自己最初的人性,我們就會錯誤地認為真善美才是人性的共通性,這樣就會導致我們誤判很多東西。”
我說完之后,張戎他們先是一愣,消化一陣后,激烈地鼓起掌來。
“精彩!精彩!”
“這才是實踐出真知!”
“真是精彩!”
張戎意猶未盡地問道:“那我們怎么去運用到實踐當中呢,你能否舉個實例出來?”
我點點頭,接著說道:“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要認清自己,要認清事物的本質了,那再假設一個情景,跟你們同屋的一個室友,突然丟了手機,現在他一口咬定是同屋的你們偷了他的手機。”“為什么呢,因為這屋子里除了他就只有你,雖然最后他找到了手機,但他完全不認為自己冤枉了你,他會想你只是沒來得及偷,沒注意到,如果你注意到,你肯定會偷了他的手機。”
“所以哪怕他冤枉了你,他也沒給你道歉,甚至從那以后還像防賊一樣防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