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景急于為道教正名,便聽從了道覺的建議。
他沒有殺那只鬼王,而是將其帶回了道觀之中,以誠心感化,每日念經超度。
就這么日復一日,公孫景始終沒放棄要感化這只鬼王。
而最終,那只鬼王也真的被公孫景的誠心所打動了。
可沒想到的是,公孫景還沒來得及把這件事宣揚出去,當地的寺廟聽聞了這件事,先公孫景一步,將事實顛倒,捏造道教徒公孫景和鬼王私通茍合的謠,且這一人一鬼還在道觀里面行茍合之事。
他們甚至沒給公孫景解釋的機會,直接把這件事告訴給了文宣帝。..c
這文宣帝本來就不待見道教的人,他聽聞這件事之后,勃然大怒,直接下令要鏟除這座道觀里的所有妖道,并且讓寺廟里的人收伏那只鬼王,免得鬼王禍害百姓。
公孫景怎么都沒想到,他一心想為道教正名,他好不容易才感化了這只鬼王,卻始終沒能為道教正名,反而給他從小長大的道觀帶來了滅頂之災。
當日,道觀里還剩下的一百多名師兄弟,包括收養他的道長,全都慘死在了文宣帝的圣旨之下。
一百多位同門,就這么死了。
而那些人,偏偏留下了公孫景的命,逼迫公孫景親手手刃鬼王。
公孫景當時心如死灰,但他既然已經感化了鬼王,又怎么忍心再殺掉鬼王。
他誓死不從,當場放走了鬼王,并且大罵文宣帝黑白不分,殘害無辜,最后不等那些人動手,他自刎當場,也死在了道觀里面。
并且他死前,還大喊了三聲‘道覺’。
他之所以要喊道覺,并非是舍不得手足之情,相反,他是帶著恨意喊出來的。
因為公孫景認為,是道覺出賣了他。
如果不是道覺的出賣,事情不會演變成這樣。
而當時其他的道教徒,因為公孫景這件事,也遭受到了牽連,有一些人為了活命,主動請纓去幫寺廟抓捕那只鬼王。
最終他們確實抓到了鬼王,他們不止抓到了,還繪制罪域圖,將鬼王送進了罪獄。
而身為‘叛徒’的道覺,最終也死了。
他死在了為公孫景伸冤的路上。
公孫景不知道的是,道覺從始至終都沒有出賣過他,道覺根本不知道事情為什么會演變成這樣。
得知好友慘死的道覺,心如死灰,冒著被殺頭的風險,準備幫公孫景伸冤,還公孫景一個清白。
可是有人不想讓他給公孫景伸冤,于是道覺也死了。
他死前帶著極大的怨氣,他不明白自己一番好意,為什么會害得好友慘死,害得鬼王被人送進了罪獄,還害得道觀一百多個道士無辜枉死。
甚至在公孫景死之前,還誤以為是他告的密。
正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道覺死后陰魂不散,他成佛了,但他成的是邪佛……
他入魔之后,當地那座寺廟,一夜間慘遭屠戮,從住持到掃地的和尚,無一人生還。
而之后,沒人知道道覺去了哪。
筆記本上面,關于公孫景和道覺的故事就寫到了這里。
但是在后面還有一段,而這一段李浮光的外公還特意標注了四個字——未經考證。上面說的是,道覺后來去了罪獄,將那只鬼王放了出來,要一起尋找公孫景的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