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莞倒是能接受動刀手術,不過相較于西醫,她對中醫更有興趣。
而且她是從后世過來的人,她曾經親眼見證過,在瘟疫盛行的時候,中醫所發揮的作用。
于是,她做出這樣的總結:“總歸條條大路通羅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治病救人,只要我們有了目標,接下來干就完了。”
“對,干就完了。”林利致深感認同。
……
沈莞接下來兩天在參加考試,和林利致就成了被孤立的對象。
朱老師連半個眼神都沒給他們,對學習委員王彤,和另外幾個學習成績排的上名次的同學更上心。
沈莞也不介意,反正她跟林利致又都不用在學校跟讀,考完試走人,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等待成績下發。
三天后,沈莞在月考名次欄看見了成績。
全年組第二名,林利致依舊是第一,霸占榜首的兩個人把第三名的分數落得很遠,而沈莞這段時間有林利志輔導,帶她刷題,讓她在數學分數上,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不錯不錯,爭取高考的時候,咱們倆也能名列前茅。”沈莞跟林利致一邊走出校園一邊說。
林利致卻不像她這么輕松,“這次月考的題目都很簡單,高考肯定比現在難,回去還是要多刷題,不能松懈。”
“嗯,是……”學霸都這么說了,沈莞也只好回去埋頭回去刷題。
偶爾她會去店里看一看,對對賬目,然后將收入都存起來。
文曉華經過兩個月的鍛煉,廚藝精進了不少,如今也是做飯的一把好手了,沈莞給她這么多工作,在工資上自然也要彌補一些,從原先九十塊錢的基本工資,漲到了一百二,另外算上獎金,她每個月也能領上二百多塊錢。
至于林利致,馬上就要高考了,飯店的活他已經沒時間做,他母親停藥后,身體康復,正好過來接替他的班,考慮到趙艷春年紀大了騎不動三輪車,于是她又將送飯的活交給了惦記許久的陳小琴。
陳小琴比趙艷春年輕,手腳麻利做的活自然也多,兩個人的工資也是不一樣的,沈莞每個月給她開八十塊錢。
沈莞給她們都發了工資,將這個月的收入存入銀行,屆時,她的存折上就有了五千塊錢。
這筆錢就是她的底氣,留在存折里不去動,至于以后的開銷和學費,飯店日常的收益怎么也夠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距離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
沈莞除了每天學習文化課,也要更積極的跟陳大夫學習,提前打好中醫基礎。
陳大夫教給她的把脈口訣她早就已經記熟,就是在實踐上,需要找更多的人鍛煉。于是她就想了個主意,過完四月份天越來越暖和,她給村衛生所的醫生送了兩條煙,就待在衛生室里,但凡有病人上門,由她先診脈,斷定病癥后,再給醫生看,最后核對結果,就知道她把脈判斷的準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