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開始發卷,深淵結束了,與王彤的閑聊。
隨著鈴聲響起,考試正式開始。
所有的學生們全都集中注意力,手上的筆,摩擦紙張發出唰唰的聲音,每一位同學都寫得極為認真。
沈莞也不再浪費時間左顧右盼,真心的開始答題。
第一科目就是語文,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對她來說沒有什么難度,人或早或晚都會開竅,它屬于晚一些的,記憶力并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產生衰退。
相反,在歲月的磨礪中,她與生俱來對文字的敏感,融合了他所總結的生活閱歷,悟性遠遠超過同齡人。
答完了基礎知識問題,接下來就是占分比較高的閱讀理解。
這一段路文字精選于某個報紙上看到的文章,作者也是時下比較有名的一位作家。
他用犀利的文字,批判著社會的現實,渾然天成的句子躍然紙上,如精神食糧,哺育著在知識領域尚且處在饑餓狀態的學生們。
他們一個個似乎都被難住,多停下筆,用心思考的答案該怎么填寫。
唯獨沈莞全程沒有停頓,將自己獨特的見解寫下來,又覺得繁雜啰嗦,刪繁就簡的修改了一番。
監考老師不知什么時候停在她身邊。
駐足觀看了一會兒,眼中對她流露出欣賞。甚至有些期待,她的最后一篇作文會怎么寫?
作文的題目是:要寫上用800字,寫下對閱讀的想法,文的體裁不限。
沈莞構思了一分鐘左右。
提筆落下,這篇作文,對現在的學生來說,或許有些難度,但對經歷過后世教育的她,這是一篇初中級作文。
一點也不困難。
八百個字,她用了10分鐘就寫完了。
老師又一次來到她面前,光是看了前面的幾句話,就將她的名字深深記住了。
高三9班,沈莞。
這個名字有點陌生,想起來了,她是這個班的自學生。
通過自學能學到這個程度,可見這個學生是有兩把刷子的。
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兩科只要她穩定發揮,進入尖子班不成問題。
……
第一科語文考試結束,同學們該休息的都休息。
王彤與另一位女同學討論著語文的作文題目,沈莞坐在旁邊聽見,來了興趣,也跟著說了幾句。
她的見解,讓王彤跟另外一個女生對她刮目相看。
“沈莞,你能不能告訴我們,你平時你在家都讀什么書?”
“挺多的……”沈莞回答。
她的腦海中不期然的,浮現了一幅畫面。
男人在床上正襟危坐,手中的書本,輕輕翻頁,每當她興致勃勃的跑過去,哪怕他讀得再專心,也會停下來,將她摟進懷里,耐心的回答他一個又一個問題。
她肚子里這些累積的知識,全都是那個男人教給她的……
沈莞陷入了沉默,她聽見王彤在呼喚,可是她卻像沉浸在這段回憶當中,遲遲的走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