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那些賤民慷慨有什么用?”
“糊涂啊。”
“大王可千萬不能效仿!”
一群人都紛紛勸諫,在他們眼里底層百姓和將士不過就是奴仆。
給奴仆那么高待遇那不是腦子進水嗎?
魏王也忍不住點頭,“寡人也不懂陛下這么做的理由。”
“朝廷國庫并不富足。”
“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
相似的一幕。
幾乎出現在了各大諸侯王宮大殿內。
韓國,楚國,燕國,乃至于齊國。
都紛紛不解當今天子是不是腦子進水?
錢多的沒處花?
甚至有人暗中嘲笑,當今天子還是太年輕。
簡直在敗家!
而邯鄲城,趙王宮內。
“大王。”
“我們趙國經歷了幾次戰火,可不能效仿朝廷啊!”
“是啊大王。”
“王太后,臣等以為我趙國不能事事都效仿朝廷。”
“還是要以我們趙國利益為重!”
王宮大殿內,趙國的士大夫臣子都在反對。
因為就在剛剛。
垂簾聽政的王太后衛氏,居然要讓趙國學著朝廷。
提高趙國將士軍餉。
立馬遭到了群臣反對。
“諸位愛卿。”
“哀家知道你們擔心什么。”
“但我趙國難道連這種肚量都沒?”
衛氏很不解,趙國好歹是僅次于秦國的大諸侯。
哪怕提高下面人的軍餉待遇,也不可能捉襟見肘。
奈何!
“王太后。”
“我趙國有近三十萬兵馬。”
“不像朝廷,若是按照朝廷的標準提高軍餉。”
“對于我趙國財政負擔將會非常嚴峻!”
總之!
提高了待遇他們還如何奴役和撈錢?
總不能少了王室那一份吧?
“請王太后三思!”
“請大王三思!”
趙王才三歲,能懂什么?
而衛氏雖然垂簾聽政,卻也不敢一下子得罪趙國所有士大夫和門閥世家。
最終,只能幽幽一嘆。
“罷了。”
“哀家隨你們。”
她本想借機討好當今天子,還有機會再次去京城與皇帝再續前緣。
現在沒了借口,也沒臉去。
與此同時。
隨著消息越傳越廣。
天下無數人,都在津津樂道。
相比于士大夫階層和門閥世家嗤之以鼻和反對。
在底層百姓中,卻燃起了一股不可小覷的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