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息怒!”
“是老臣說錯話。”
長孫忌老狐貍雖然正經事沒做多少,領兵打仗也不夠格。
但這見風使舵的本事,這朝堂上要說他論第二。
還真沒人敢自稱第一。
“好了。”
“朕也沒生氣。”
“還是先想辦法解決秦國和齊國這兩邊問題。”
李長壽擺了擺手。
眾人也明白,現在當務之急還是兩個犯上作亂的諸侯國。
老太尉直接開口,“陛下,如今雖然秦國叛軍在陛下英明神武運籌帷幄下暫時退兵。”
“還損失了三萬多兵馬。”
“但王啟已經和大部隊重新匯合。”
“老臣估摸著,現在他手中的兵馬應該還有十五萬左右。”
十五萬兵馬!
不是小數目!
聽到這個數字,其他幾位朝堂重臣也是面色凝重。
長孫忌也跟著開口,“太尉所不錯。”
“秦國如今還有十五萬兵馬。”
“又有王啟這種當世名將坐鎮。”
“一旦等到王啟重振旗鼓,對于朝廷來說仍舊是一場惡戰!”
其他幾位臣子也紛紛點頭。
蘇仁杰此時也在御書房,自從被火線提拔成為戶部侍郎后。
他就真正進入到了朝廷內閣,也能參與到這種關乎到整個朝廷生死存亡的決策之中。
“陛下。”
“秦國民風彪悍,其軍隊這些年也是南征北戰不可小覷。”
“如今雖然有趙韓魏三國的二十多萬聯軍在背后牽制。”
“但想要一舉殲滅這十五萬秦軍,難度不小。”
御書房內的人,以蘇仁杰官位最低。
但現在誰都知道,他是小皇帝親手提拔出來的心腹。
也沒人敢小覷。
“蘇仁杰,你有什么主意?”
李長壽忍不住詢問。
蘇仁杰輕咳了一聲,隨后不緊不慢的說道:“臣有上策和下策。”
“說說看。”
李長壽示意蘇仁杰大膽的開口。
“何為上策,何為下策?”
“陛下。”
蘇仁杰拱手,面色嚴肅道:“天下苦秦已久,各大諸侯與秦國多有爭端。”
“如今在陛下的號召下。”
“趙韓魏燕楚五國都已經出兵。”
“只需要陛下繼續下一道圣旨。”
整個大殿都是蘇仁杰那獨特的嗓音,一字一句,語氣緩慢卻又不失氣場。
“命五國軍隊殲滅秦齊二國叛軍。”
“在天下大義和陛下的圣旨面前,趙韓魏燕楚五國將不得不與秦國和齊國一戰。”
“如此一來,陛下就能隔岸觀虎斗。”
“等趙韓魏燕楚五國與秦齊二國拼個兩敗俱傷,再出面收拾殘局。”
“不光極大削弱了這幾個諸侯的實力。”
“還能坐收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