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學校讀書,全家勒緊褲腰帶,忍饑挨餓供著他上學,他每天都能保證一個雞蛋,見天還能沾一些油犖。
而且那時候,徐二龍沒有分家出去,總愛去河里搞些魚蝦,或者去上山弄點野味,吃的也不算太差。
可現在,已經分家好幾天了。
這伙食水平直線下降,徐大民不自在。
一碗稀飯,大半碗是紅苕。
周鳳茹煮飯的時候,偷懶,沒有把紅苕切得小塊。
這么一大塊的紅苕噎在嘴里,噎得徐大民翻白眼。
他現在,只想快些開學,這樣,他就去大學報到,不用再在鄉下,吃這樣的伙食。
“明天,我去河里,撈些魚蝦回來。”徐大民說,潛臺詞就是這伙食太差。
“不行。”徐老太阻止:“你可是大學生,你的手,這么金貴,以后可是握筆桿子的,怎么能去做這些事。”
“奶,我現在只是想弄些魚蝦回來,加兩個菜而已。”徐大民說。
徐老太轉向吩咐徐小飛:“那你去,你明天去河里撈點魚蝦回來,知道不?整天就知道閑逛。”
徐小飛扒拉著飯碗:“不,我不去,我還要捉黃鱔,一條黃鱔可以換一顆糖呢。”
反正他不想吃魚蝦,太腥,他只想吃糖。
徐老太氣得一拍桌子:“你個好吃懶做的家伙,讓你捉魚蝦不捉,只知道拿黃鱔去換糖。”
徐大民阻止了徐老太發火:“奶,跟小飛沒關系。”
“對,全是徐二龍在搞鬼。”徐老太憤憤罵道:“也不知道收這些黃鱔做什么,田間水渠里,全是捉黃鱔的人。”
“大概,他是想去搞投機倒把。”徐大民推推鼻梁上的眼鏡。
“哼,就他,還想搞投機倒把?早晚被人抓去,關他幾年。”徐老太詛咒著,
又提醒徐大民:“你別管他,幸好,我們跟他是分了家的,到時候,他被抓,不會牽連你。”
徐大民點點頭:“我知道。”
他隱隱能感覺,這個時代,好像變了,比如,恢復高考了,他才能有機會考上大學。
可還會怎么變,他迷茫。
別說他迷茫,那個時代大部分的人,都迷茫。
否則,就不會有摸著石頭過河這一說。
只有那些極少數的人,才能在這樣迷茫的時機中,發揚大無畏的精神,敢闖敢拼,闖出一條血路,闖出一個康莊大道。
“一會兒,我去看看,他怎么收黃鱔。”徐大民說。
“有什么好看?那東西,田間溝渠四處有。”徐老太說:“你想吃,我給你做兩條。”
徐大民不作聲,他不是想吃黃鱔,他就是想看看,徐二龍在搞什么。
能考上大學,他還是有腦子的,會思考問題。
“哥,你別去。我怕別人笑話你。”徐小飛在一邊嚷嚷:“這兩天,別人都在背后說你,讀書讀狗肚子去了,居然不會修車,徐二龍可比你強。”
徐大民略顯白凈的臉,肉眼可見的陰沉下來
這讀書,跟修車是兩回事好不好?
誰說會讀書就能修車?會修車就比讀書強?
要怪,也只能怪徐老太過于高調,自從他考上大學后,一個勁在村里炫耀,她家寶貝孫子比別人都聰明。
既然比別人都聰明,理所當然,就應該處處比別人強。
想著那天晚上的事,徐大民心塞塞。
他打消去看徐二龍的念頭,獨自一人在家看書。
對,點著煤油燈看書,才能顯得他這個準大學生是多么的求知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