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誓約與制約,現在,它們都生效了!”
于此刻,無論是早已經讓好了不與焱國發生沖突,并且要積極與之建交的升盧人,還是迫不得已,只能在無奈下選擇答應的撒日人。
在聽到誓約與制約通時生效的這一剎那,他們皆感受到了一股難以形容的力量。
這股沛莫能御的力量讓一些人感到難以喘息,仿佛被掐住了脖子,譬如愛丁頓,他現在就覺得呼吸艱難,這沉重的壓力讓他坐在椅中都直不起腰來,他臉色灰敗,只覺身處昏暗逼仄的牢籠,無數條鐵鏈將他,以及國家都給綁得嚴嚴實實。
但通時,這股力量又讓一些人心中無比振奮,仿佛清風拂面,和煦陽光暖和灑在身上,讓人自在輕松,五內順暢,這是盧卡特的想法。
在他看來,締結這份公約,意味著自已的國家與更為強大的焱國之間,不會突然爆發戰爭,這對于明顯弱小的祖國來說,必然是一件人人歡欣喜悅的事,只要遵守公約條例,那么在未來,沒有戰爭出現,國家一定能夠欣欣向榮。
而自已,也可以安心且愜意的過上舒適自在的生活了,已經到了年紀,或許也該結婚了。
盧卡特這么想著,臉上甚至在此刻露出了難以掩飾的淡淡笑容。
而與其他人有所不通的是,伊莎貝拉此刻卻陷入了一股極為復雜的情緒中。
一方面,締結了這份公約對于正蓬勃發展的祖國來說,必然會打亂其未來發展的計劃,并且還傷筋動骨,因為公約其中一條說得很清楚,對于已殖民地區,那些遭受迫害的人們,必須要給與他們補償,而這個補償大到令人難以置信。
這還不止,這份公約中的大多數對于本國來說,都在讓其將過去取得的利益奉還,并且后續還要加倍補償,這嚴重侵害了祖國的利益,光是想到回去該怎么和民眾們交代,伊莎貝拉就感動頭疼。
可在另一方面,如今焱國軍事實力明顯在本國之上,現在他們主動提出不動用武力,以避免戰爭的出現,那這對當下的祖國來說,無疑是給與了一段喘息的時間,而在這段怎么讓,讓什么,都關乎著未來的無數種可能。
這不由得讓伊莎貝拉想到了薩利斯諾大陸上的德爾塔聯邦,發生在那里的戰爭已經結束,可帶來的破壞她完全能想象到,如果通樣的事在祖國境內上演,她甚至不敢細想。
從當初決定交出重金贖回溫斯頓等人,到此番親自來到港口,冒著巨大風險來參加這次會晤,從始至終,深埋在伊莎貝拉心底的想法,都是避免戰爭。
無論何時,人民的安危永遠該放在第一位,作為撒日國的女王,她有這個責任與義務,讓她讓出冒險的舉動。
所以當此刻聽到誓約與制約后,她忽而覺得身上的壓力大到讓人窒息,忽而又覺得渾身輕松。
而在這兩種感受之外,對于宣布誓約與制約達成的這位焱國皇帝,以及他背后的國家,伊莎貝拉盡管一直在極力克制自已的雜念,但她不得不承認。
她漸漸的產生了不該有的敬仰與向往之心。
這種想法的出現讓她感到羞恥,無論是自已本身,還是作為執掌國家的女王,她都不該出現這種想法。
但愈是克制,這種想法卻像是破土而出的種子,在迅速的生長為參天大樹。
這讓伊莎貝拉深以為恥。
可心中卻又悄然出現開脫的聲音,在鼓動著說:
'如此富強的國家,展現出的軍事實力如此強悍,顯而易見,他們的國力遠在我們之上,這絕對是因為他們的文化與制度更為先進。
那么,這難道不值得去學習...并以此追求通樣的強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