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只好拿起信,繼續讀了起來,“陛下見諒,臣下擅自做主了一件事,如今,特來請罪。
臣料想,臣的叔父必然會得知,也定然是會參奏微臣的,所以,臣就讓臣的信使,走得慢一些,切要和臣的叔父的奏折,一同送到陛下的面前,只是一件好事,可不要讓陛下費兩次神……”
好家伙……
蒙恬讀著,自己都感覺馮征可真是滑頭的很啊……
且……
一件好事?
蒙恬心說,這好在何處?
“臣在東南之地,甌越已經迫于降服,閩越之地,也已經成為一盤散沙,臣休整大軍,不日就可征平。
不過,臣心里,始終都在想著,陛下讓微臣攻打閩越和甌越的初衷,就是為了給大秦增加可用的糧草。
所以,臣就想出一策,給這些地方的越族首領一些權力,誘惑他們,全都下山種田。
如此一來,我大軍既少了大把的傷亡,又能省卻不少的駐軍,更重要的是,能讓這些地方,開始耕田,為大秦納糧。
臣信中,附帶了安排,請陛下閱覽,若是陛下認為臣下有錯,請即刻下詔,臣下這就血洗甌越閩越。
若是陛下不下詔,那臣就為大秦,多多增添一些耕田農戶,以為大秦千秋之利!
若陛下準而百官反對,那也簡單,誰反對,誰把陛下所需的糧食拿出來即可,陛下無憂,臣也不愁,百官也樂意,豈不美哉?”
嚯?
讀完之后,蒙恬頓時心里一動。
以為陛下和大秦,增加糧草?
馮征這由頭,用的確實是好。
蒙恬身為將兵之人,豈能不知道,這大秦兵馬所需的糧草,一直一直,都是秦始皇心里的心結。
若是糧草充足,那么秦始皇,就可以讓大秦,做更多的事!
當然,話說回來,馮征這最后一句針對百官權貴的話,還是讓蒙恬瞬間為之出戲。
不愧是陛下都夸贊過其損的人,這一句話,就給馮去疾挖了個大坑啊……
“哈哈……”
聽到馮征的信最后,嬴政頓時一笑,“朕就說吧,這小子,一肚子都是壞水!”
“陛下圣明……”
蒙恬聽了心說,原本我沒見,我還不信,現在我見了,我信了!
“給朕看看,他的安排吧。”
“諾。”
蒙恬聽罷,躬身把馮征信中附帶的信呈了上去。
嬴政拿過打開,看了看,頓時一笑!
“嚯?卻是如此的安排?”wΑp
只見這信中,赫然寫著,馮征安排越人決裂,相互為敵,而爭相當土司的布置。
每個土司年貢十萬石糧食,而能得到朝廷的認可和保護。
而如此的安排,第一可以讓那些甌越人,為了保存地位而爭相獻糧。
第二,由他們所引領統治著,普通的越人民眾,則更會愿意下山耕田。
只要耕田開始,那就是接受了華夏文明的改造和洗禮。
日后,他們勢必也會修筑城池,從而進入農耕文明。
而只要他們進入了農耕文明,那么,大秦的目的,自然也就達到了。
而如此安排,可以為大秦眼下,避免過多的傷亡,更能留下更多的越人,蛻變成耕農。
且,日后大秦也不必派兵十萬前去鎮守,自然是也是省卻了不少的麻煩。
除此之外,馮征在信中,還另有一番安排。
那就是,等到來年之后,必然是有些人貢糧不達的,到那時,他們就有了被奪取地位的危機了。
在那時,再在越地推行新政,將土司之下,再設置縣主邑主,統領千人,百人。
只要向朝廷獻糧足夠,那分封繼承,更與土司相同,如此一來,將越人地方,進一步的分化。
此法對大秦來說,并無特別大的損失,反正一直都有糧食進獻。
且,外有大秦國立強行推行此策,內,更還能最大的挑起越人的內部紛爭。
反正,一旦繼承的福利放開之后,兄弟之間,同族之內,必然免不了對繼承權的紛爭斗爭。
幾個兒子都能有繼承的機會,到時候怎么取舍?
一旦人的權利欲望被挑起,那他和他身后的家族派系,不達目的,豈能輕易罷休?
當然,其實,這就是一場推恩令。
推恩令,赤裸裸的陽謀。
第一是在于,挑起了各個諸侯內部紛爭的欲望,給了他們更進一步,爭奪權力的希望。
畢竟不管是哪個團體,最大的敵人,永遠都在內部。
第二,那就是,漢武帝的中央政府,擁有著絕對的戰力,可以支持和推行這樣的政策。
地方想要反抗自保實力,那是不可能的,更不會成功。
所以,外有強大的外部干涉之力,內有激烈的分家紛爭,諸侯們拿什么斗?
陽謀,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而馮征給越人地方的布置,就是這個目的。
當然,馮征如此安排,更重要的,那就是迎合了嬴政現在的需求。
為什么要打甌越閩越?
就是著急要糧食!
否則的話,非得在這個急需糧草的時機,再發動一場對于偏安一隅的地方耗時耗力的戰爭,那豈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嗎?
若不按照馮征的這個法子,而是以強力馴化,那只會耽誤事!
因此,馮征也是賭定了,嬴政看到之后,定然是更愿意支持自己的。
所以,他才敢這么安排!
“呵呵,確實是妙法……”
嬴政看完之后,不禁將信收了起來,驚嘆一聲,“這法子,馮征此前,倒是跟朕說過類似的……這在越人的身上試驗一番,倒是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