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敬茶,蘇盼也極盡規矩禮數,還有一點讓穆氏滿意的是她將隨嫁過來的仆婦使役都安置在了東水井那邊的宅子里,身邊只留了一個水仙和一個陪嫁仆婦服侍,按她的話說是汪家是己家,這不正是已清楚自己立場的證明么?
五月十六那日,送親的隊伍回到了京城。
管事仆婦向楊氏作了稟報后,又遞給楊氏一封信。
看著紙上的蠅頭小楷,楊氏贊蘇盼的字跡有進步,然后看清書信的內容,無非是些她在揚州一切安好,請父母大人注意身體等等詞。
蘇宗耀長長的嘆了口氣,“要是憐姐兒能像盼姐兒這樣懂事,何至于將自己弄得如廝境地?”
“憐姑奶奶之事還是不要讓盼姐兒知道得好。”楊氏說。
蘇宗耀很明白楊氏的意思,沉默著點頭。
而蘇瑜那里,前些日子困擾著她的事也終于有了答案,原來是北國要派人來和親。簡單‘和產’兩個字,蘇瑜卻從中讀到太多問題,不怪宣祈覺著麻煩。好在宣祈也是有法子的,略施手段就阻止了北國想到大唐來滋生的陰謀。
可北國對于和親一事始終沒有妥協,五年后,北國的和親使團還是踏上了來大唐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