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那日也是個晴朗的天,望著院中皚皚白花,青松拔翠,沒人不滿意。
陳氏更是贊嘆了一句,“總算不用再寄人蘺下,總算有了個自己的家了。”
這話蘇宗明聽見了,他頗有同感。
然后就是置辦物什,購買仆婦使役,等徹底安生下來已經是五日后了。
陳氏特意派人到蘇府給老太太報信兒,但人沒見到老太太,交待在門房就退下了。
楊氏知道后暗道這個陳氏真是頗有心計,既是來報信又不去見老太太,好像是大房不讓二房的人進門似的,往后老太太要是知道了,還不得怪責大房沒氣度?而如今家里一切庶務又都是她在操心,豈不是間接要怪到她頭上去?
她才不會讓陳氏得逞,命那婆子在她的私庫里取了兩匹極好的蜀錦,與她同往松齡院去。
據康媽媽說老太太自從二房出事后,吃得就比從前少了,睡得也不安生,成日里長吁短嘆的,身形日漸消瘦。雖然這件事明面上怪不著楊氏,但老太太還是打心眼兒里對楊氏起了不待見的心思。
楊氏只能硬著頭皮往她跟前湊,哄她高興。
“婆母您瞧瞧,這料子若是繡上歲寒三友做成衣裳,穿在身上得多好看吶。”
楊氏與那婆子展開蜀錦,一連說著軟柔話。
老太太只淡淡的笑了笑,經過上次那一出,她已經知道眼前這個孝順的兒媳婦不簡單。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