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個問題,就是縫合部分,需要從阮美靜的小洋房里搬出去,也要另外找地方。
所以,搬廠還是再買個門市,成了亟需做的決定。
阮美靜是眼看女兒生意越做越大起來的,建議索性一鼓作氣,也買一個像林鵬程那么大的廠子的地,建廠。
白文芳沒說話,她覺著太冒險了。
得看看阮清手里有多少生意。
就沒看見阮清手里什么時候是有錢的。
這也用錢,那也用錢,總是倒不開。
想要一個林鵬程那么大廠子的地,可不少錢!
“遠點呢?”阮美靜想起來,“向然那邊的工廠,地價不貴吧。”
阮清仔細琢磨了一陣子,“兩手準備吧。”
白文芳罕見地沒聽懂阮清的意思,“什么意思?”
“向然那邊的地,咱們找塊兒便宜的買,準備著,哪怕先當個倉庫用。畢竟那邊的地價確實便宜。”
許向然當初定那塊兒廠子的時候,阮清也給意見了,因為她知道,那邊的地在未來二十年后,會實現百倍增長。
甚至還有新聞傳,干了十幾年的工廠,每年都賠錢,最后賠得只剩下一個廠房了,廠房最值錢。
遼市一共就那么大地方,北邊都是墓地,城市建設只會往其他三個方向,阮清給許向然選的,就是距離市中心最近的那邊。
白文芳始終沒說話,阮清也考慮到了她的顧慮,“針織工人剛來,我們就搬到郊區,讓人家去郊區工作,不是那么回事。”
白文芳連連點頭。
是這樣!
剛開個好頭。
多少人都會因為距離問題,而放棄一份工作的。
阮清明白這個道理,發展是靠交通帶動的,路都沒修好,讓人騎車去那么遠上班,也不現實。
“再買一個門市,大小是現在的兩倍。”
阮清想好了,“跟著咱們時間長的工人,是受過咱們恩惠的,還在原來的門市,織新款;新來的,新加入的,去新廠,織大貨,織外單!”
白文芳會意,贊許地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