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清說的自然是帶有光澤的那一塊兒。
阮清繼續道:“宋錦的制作工藝非常獨特,無論織造、染色和繡花等環節,都是用盡了心思的,傳統的手工織造和繡花技術,工藝精湛,細節處處理精細。這是機器永遠都做不到的。”
說著,她看向一旁的老四,只見老四咬牙切齒,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阮清就知道,自己沒有判斷錯。
縱使她手里那塊兒有光澤的宋錦是含有一部分人工織制的,但也一定有機器的參與。
最好的布料機械化,是所有老板的夢想。
一旦掌握了這項技術,那才是掌握了真正的財富。
“我之所以說機器做不到,是因為機器若想做繁復的圖案,需要分層,需要加厚,而真正的宋錦無論薄厚都是很平整的,不會有這種凹凸不平的圖案和質感。
越是上等品,絲線越細,如何扛得住機器的針腳?
刺一下,必然留痕。”
說到這里,阮清已然超神。
席間幾位剛才拿到過宋錦的工廠老板,已經對阮清生出了欽佩。
他們幾個工廠老板,玩了那么多年的布藝,在一個小姑娘面前,只能甘拜下風。
“阮小姐,請問,除了這些,還有什么地方能夠看出這兩塊都是假的?”
聽得出來,這幾位老板是虛心求教。
知識是無價的,但只要能找到宋錦手藝的傳承人,這些老板想要了解的更多也不是不可能,所以知識的確有壁壘,但卻不是無法獲得的,阮清也就沒必要瞞著大家。
“如果再仔細辨別,從組織結構上能看出來,與真正的宋錦,還是略有不同的。
經線本該以生絲經精練、染色的桑蠶絲為底經,另一組以生絲原絲的桑蠶絲為面經,緯線以染色的桑蠶絲、染色的人造絲、金銀絲或其他色絲纖維為原料,至少三種色,是緯三重起花的重緯織錦。
而這塊兒看似華麗,色澤光亮的布,并不符合宋錦的組織結構織法。”
阮清看向主位的唐國慶,“我也是經過仔仔細細的判斷,才找出了這塊兒假宋錦,到底哪里假的。”
阮清的話,就像是狠狠打了唐國慶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