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程不懂餐飲。
不過他跟大市場附近的各家小吃部的老板還有服務員熟。
在各家還在做回頭客,老主顧生意的時候,阮清他們已經選擇了開辟新市場,從年輕人下手。
還研究新菜品,一切都以新為主。
這就已經打開了周成程的思維。
再聽阮清這一家子人,還有她的朋友在研究是否再開一個點,還是直接在原有的店上新菜品,是那么團結統一,邏輯清晰,周成程生出了羨慕的心理。
而姓鄭的小兄弟說阮清的麻辣燙店,帶動了大集的生意,更是讓他不敢相信。
只聽阮清接下了鄭義的話,“年輕人在大集上買東西,可能圖的是新鮮感,也許買的是隨手買的東西。
但的確說明了,好的飯店,可以帶動周圍的經濟。
比如說,咱們店里要是不賣汽水,不提供水,旁邊的小賣店的生意是不是得賣爆?”
“對!”
阮清繼續道:“大集上具體誰家能抓住年輕人的這波生意,就各憑本事了。”
周成程微微瞇了瞇眸子,阮清這是在這點他呢。
如果真像阮清他們所說的,餐飲能夠帶動周圍的銷量,從大市場獨立出來……
周成程的思路是被打開了,但并沒有完全被說服。
離開大市場,還需要很大的勇氣。
真正做生意的知道,做生意不怕聚堆,反倒是怕獨立。
顧客想買毛線,就會去毛線的區域貨比三家,最終選擇一家購買。
你雖然身處買衣服的區域,只有你一家毛線店,但顧客沒有比較過的,并不覺得你的毛線就是最好的。
去買服裝的顧客,也沒有賣毛線的需求。
久而久之,對比下來就知道,獨立出來的看似只有一家毛線店,沒有競爭對手,生意還不如毛線區域的任何一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