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人家的女兒多優秀,多會賺錢,再看看自己家的這個,上個班都嫌累,不過也行了,阮清也是她的半個孩子。
當父母的就得接受孩子的各種樣子,甘甜甜從小錦衣玉食,家里有弟弟也沒有虧待過她,也難怪總像個長不大的孩子……
既然第2天早上就要早早出攤,幾人吃完飯之后立刻回家休息,打算第二天早上直接約在集市里見面。
天還沒亮,雞還沒打鳴,阮清一行人就從各自的家里出發,前往大集。
小吃部老板前一天晚上搓魚丸一直搓到下半夜,躺下以后,一想到錢會源源不斷的賺到腰包里,激動的愣是沒睡著。
鄭家兄弟一大早上幫小吃部老板拉貨,到了攤位上,全都聽小吃部老板的安排,乖乖當起了殺魚仔,認真學習起了殺魚、剃肉、剁餡,搓丸子等技能。
虎子連連嘆氣,“咱們兄弟幾個什么時候干過這活?”
長了一身膘肉,出去光是讓人看了都能把人給震住,結果在這兒拿個刀干火夫的活,想想自己都覺得大材小用了。
煤球何嘗不是很郁悶?
就沒想到經常下館子的自己,有一天能走上殺魚,做菜的路。
阮清到了攤位上,逛了一圈之后就發現大家的工作狀態不太對勁。
很像是在應付工作。
其實上班的都是在應付工作,但適當的管理還是能夠調整大家上班狀態的,所有人都喪,和只有個別的喪,那是兩個概念。
阮清問鄭義,“你手底下的這些弟兄平時在礦上一個月多少錢?”
鄭義比了個數。
阮清懂了,也就是這個小伙子平時住在鄭家,吃飯和住房都沒有別的開銷,所以覺得自己賺的還挺多的,但實際上他們都沒有針織廠的優秀針織工人賺的多。
他們還沒面臨自己獨立養家的局面,賺多少存多少,給老家寄多少,對買房養孩子完全沒概念。
阮清朝著鄭家兄弟那邊走去,“感謝大家年底來幫忙。”
先禮后兵嘛~
虎子和幾個兄弟果然有點飄飄然,心里想的都是,要不是大當家的讓他們過來,以前每年年底的時候,他們都在家里睡懶覺呢。
只聽阮清又說:“與其說是幫忙,不如說是雇大家出來干活,多掙點錢。”
啥?
還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