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明祖制而,新帝通常要先守二十七日孝,方才登基,但泓慶帝深知趙忠義是變數,是以有此遺命。
但禮部侍郎方孝誠卻在李閣老宣讀完圣意后,即刻站出來道:“臣以為不可!祖制不可廢!怎么也當為先皇守完二十七日孝,否則百姓豈不要誤以為太子殿下不孝?”
“臣附議!”御史臺右史、左右副使,同時附上!
其后翰林院學士,國子監祭酒!乃至內閣數位大學士,以及工部的崔尚書,紛紛附議。
李閣老老眸微沉,卻是看向張正二人,“居安、汝山以為如何?”
作為內閣閣老,張、陳二位閣老的意見,顯然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武官勛貴的意思,沒人在意,也沒哪個武官勛貴自取其辱的上。
百官默認以文臣集團的最終決議結果為終止,至于太子本人,亦無人請問。
不過趙見深卻沒默契的保持沉默,他已滿臉悲痛道,“孤以為,方右使,盧副左使、高副右使,林、張學士,孔祭酒,姚大學士……,諸位大人所甚是!
父皇待孤至慈至愛!忽然崩逝、孤、孤”一度哽咽的趙見深,符合滿朝文武對他的仁孝綿和印象,讓剛被一一點名的、有些心驚的朝臣,又安心了些。
然則,他接下來的話卻又驚到了他們,“孤接受不了,自無法立即繼位登基,何況各位伯伯、叔叔都在京中,孤、孤其實以為,孤不如叔伯們也,孤、”
“太子殿下萬萬不可妄自菲薄!”張正率先呼斷道,“您方滿周歲,先皇便下旨冊立您為太子,二十多年來,先皇不僅把您當儲君培養,也責令臣等務必把您教成合格的儲君!
臣、李公及汝山皆認為!普天之下,非您,無人可為君!您有先皇之德,亦有我儒士之仁,臣等都看在眼里!豈是旁者可比?”
“臣附議!”李閣老率先附議!
其后,陳閣老、李少師相繼附議。
就連剛才諫要守孝二十七日才能繼位者,也紛紛附議!感覺不附議,會被懷疑和藩王有染!
直到后來,滿朝文武不管心里怎么想的,都不得不附議!
畢竟三位閣老和兩位都察院的御史都附議了!他們代表著文臣最高峰!不管你是什么派系,都得老實附議!否則日后絕對沒機會往上晉!
這讓趙見深當即朝三位閣老回上大禮,“孤有愧于三位老師厚望,實不敢當也!”
“太子殿下當得,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您登基罷!”李閣老苦口婆心道。
“臣附議!”張正亦支持!
陳閣老倒沒開腔,但趙見深已再次拒道,“孤、”
“太子殿下,難道要老臣給您磕頭!您才登基么?”老態畢露的李閣老含著淚花道,“臣臨危受命,答應了先皇,務必讓您即刻登基,您、”
話沒說完,就要跪下的李閣老,被張正扶住,“陛下,請您登基罷!李公老矣,先皇都不忍其步行來朝,您如何能忍心?”
陳閣老無法,只得拜下道,“懇請陛下登基!”
推到這一步!其他朝臣只能順應道,“請陛下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