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使軀魄一顫!卻反應極快的,無需明悠說什么,就給護國公扎了幾針。
但抽搐中的護國公,還是拉扯到了他破碎的傷口,又出血了。
劉太醫再度施針止血,兩人忙而有序的配合協作著,倒是把突發的抽搐穩下去了。
明悠輕吸了一口氣,“這回應該能退熱了。”
在她看來,已經相隔四個小時了,是能再打一針的,護國公的身體也被她蘊養過,不存在受不住。
所幸她的推斷還算“準”,現在就看護國公自身能不能撐下去了,如果細菌擴散得已經無法通過青霉素來殺死,明悠也沒辦法了。
“姑姑,去讓人煮些清淡的吃食,若護國公能醒過來,就讓他吃一些。”自身的免疫力也很重要,明悠只盼著一切順利。
“好,我先送您去歇著吧?”龔姑姑憂心問道。
劉太醫聞,也勸了一句,“郡主歇著吧,這里有老臣和高院使盯著,應當無妨。”
“還有我呢。”李暄也插了一句嘴,他看明悠的臉色一直都很蒼白,本以為是憂慮過度,可從眼前三人的神色來看,似乎不是?
“好,那就交給你們了。”虛弱點頭的明悠,伸手讓龔姑姑扶她。
李暄卻也拄杖站了起來,“我也送送郡主,順道問幾個制藥的問題。”
本想拒絕的明悠只好點頭,“行,讓小趙推著你吧。”
腿傷未愈的李暄,不適合走太遠,但李曄給他做了輪椅,還算方便。
但沒有橡膠的輪子坐起來也不怎么舒服,好在國公府內的路都很平穩,才不顯顛簸。
“郡主覺得此藥目前可能大量制出?”李暄正經問詢道。
“我建議再多找些人試試,總結出更完善的經驗后再說。”
“可遼東的局勢,恐怕不容多等。”
“但所需的玻璃制品只怕不夠,我雖在研制玻璃,但目前還是沒找到穩定的,可煉制出純凈玻璃的技術。”明悠想著琉璃廠裹足不前的進展,倒不煩躁。
她的運氣已經很不錯了,偶有些不如意也沒什么,可李暄說的也沒錯,遼東的傷患急需青霉素。
可目前的硬件設備還不完善,再有就是李暄所掌握的提取技術,其實還不夠穩定。
李暄所用的玻璃杯沒有刻度,全靠他自己丈量,所以除非全部的提取過程,都由他親自上手,否則質量未必穩得住。
“等玻璃能被制出后,我們還得制作出刻度杯,我一會畫給你看。”明悠想著除了刻度容器,最好再制出個可以精準測重的“科研秤”。
這倆倒不存在什么技術難題,以李曄的動手能力,只要有玻璃材料,外加一些小啟發,肯定能制作出來,不過……
“你大哥這兩天怎么沒過來?”自那日算完用量后,李曄就沒再出現,謝安也跟著跑了,也不知在干什么?
“好像是之前做針筒時有了感悟,最近一直在忙活。”李暄只知道個大概。
明悠倒生出了好奇,“和針筒有關?”
“是。”李暄頷首。
龔姑姑倒想起了一茬,“謝公子昨兒問過琉璃廠的事,還說要與李修撰過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