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至遼東接管永城、大寧府防線的徐煥,也是剛從永平城來到大寧府。
此刻,受兵庫案、通敵案牽連的蕭同,已不再是大寧府總督,正在將大寧府的攻、防、治務,全部移交出來。
承蒙蕭同恩蔭的部將,都已紅了眼眶,“都督、您……”
“不必多說,日后你們好好輔佐將軍,守住大寧府,別叫我們這么多年的堅守便宜了韃靼賊子。”交代完所有事務的蕭同,一個挨一個的握了握肩膀。
如果可以,他希望能一直和他們并肩作戰于大寧府,可惜他已經不能夠了,要說沒遺憾,那是不可能的。
他十幾歲從軍,坐鎮大寧府十年,已經和這座城池生生相息,本以為能一輩子留在這兒,然而不可能了。
念及于此,已是而立之年的蕭同,紅了眼眶,他拼命忍住的,把自己的遺憾托付給兄弟們,“一定、別叫賊子踏入大寧府哪怕一步!”
努力讓自己的聲線保持平穩的蕭同,聽起來和平時沒什么兩樣,加上他垂著眸,就也沒人看到他眼底的情緒,大家都大吼了一聲,“都督放心!吾等必誓死守衛住大寧府!”
將將行至的徐煥,聽到了這一聲吼,他立即阻止身邊人的通報,沉默看向院內那敞開的廳堂里。
蕭同對大寧府的治理如何,徐煥看得很清楚,這是個難得的,上戰場能神勇殺敵,下戰場能治理地方的能臣。
蕭圃如何,徐煥不做評價,但在他看來,蕭同并沒有過錯,受到牽連,實在可惜、可嘆,但他也改變不了什么,只能給這位能臣最后一點體面,讓其與部將們好好道別。
“罷了,回吧。”本是要來接手文書、印信的徐煥,決定晚些再說。
盡管他也很忙,還要兼顧局勢最危險的永平城,可他依然決定再等等。
說來也是奇怪,韃靼那邊的攻城節奏放慢、放緩許多,不知是否在醞釀什么陰謀。
徐煥擔心自己過來大寧府這幾日,那頭會有變故,本是該速接速決,早日返回的。
然而——
“報!”
斥候的急報聲飛速響來。
既阻斷了徐煥離開的腳步,也打斷了蕭同等人的惜別。
“元帥!”
斥候見著徐煥,先是一愣,接著才想起,軍報要稟于徐煥。
于是斥候才連忙磕巴稟道:“城外探到許多韃靼老弱婦孺!”
“老弱婦孺?”徐煥抓到了重點,已經走出來的蕭同也頗為愕然,“只有老弱婦孺?”
斥候也挺懵的點著頭,“不錯,都是老弱婦孺,其后數百里內,并無韃靼騎兵,真就是老弱婦孺而已。
屬下等試探問過這些老弱婦孺,聽他們說,好像是什么長生天的大王,叫他們來這兒的,說是大寧府乃那位大王的領地。”
“什么?”蕭同完全聽不懂!
比他年紀大了一輩的徐煥,也很懵,“再探!”
“是!不過她們都很虛弱,是否先放進城來?”斥候問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