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第一次見到高妃時,她略微失神的樣子,明悠隱隱生出某個大膽的猜測,「難道高妃認識‘我’生母?」
沒往更離譜一步想的原因在于,方爹曾經跟明悠說過,她生得很像她的生母,外之意就是——來京城找人無需什么信物,對臉就成。
可她上輩子對了一輩子,也沒對出個生母來,她早就下意識認為,生母應該是死了,或者根本不在京城。
否則不可能毫無蹤跡,沒想到高妃居然認識?回想起來,她上輩子確實不曾和高妃照過面,先帝駕崩后,高妃就離京守陵了。
“郡主,到了。”
把人帶到目的地的藺蘭,提醒了這么一聲后,就打開殿門,示意明悠進去。
“多謝。”
道了謝的明悠,暗暗深吸了一口氣,才跨進殿去。
藺蘭在她進去后,親自關上了門,并守在門外,沒讓任何人靠近。
雖是晌午,但因降溫,天光極陰,殿里點了不少盞燈,以維持亮堂。
明悠走到里頭時,看到了靠在軟塌上的高妃,慵懶溫寧,好似一幅水墨畫,柔柔展著。
“來了。”高妃有些唏噓。
計劃趕不上變化,她原是不想在懷孕期間,和這孩子過分親近的。
可這孩子雖有郡主身份加持,卻依然不被看重,什么刺客都挑她欺負。
今兒留孩子住下,雖是一時興起,其實也是她渴盼了很久的,正好有李明珠隨宿,想來不會出什么意外,也能把一些事挑開、說明。
“娘娘萬福。”婉婉拜來的明悠,并不知道高妃心中所想,但在起身時,忍不住帶了些渴盼的,看向高妃,“娘娘的故人,可是我母親?”
高妃怔了怔,才緩緩點頭,“是。”
這么認為挺好的,她本也是這么個意思。
可心里還是難免生出悵然感,親生的、卻不能認。
“還真是啊!那、我母親呢?”明悠試探問道。
高妃垂下眼睫,“本宮也不清楚,我也是在查你身世時,才知道她不在南州了。”
難掩失望的明悠,內心其實挺平靜的,上輩子剛來京城那會,她倒是渴盼過,后來也就淡了。
死了也好,并沒有來過京城也好,本也跟她毫無關系。
不過高妃居然真認得生母,也許可以發展成幫她抵御謝安的底牌?
昨兒的談話,讓明悠有些不安,謝安雖然不會要她命,但顯然還不想讓她好過。
于是明悠怯怯問道,“能問問您和母親,是怎么認識的嗎?”
“沒什么不能問的,我們高家以前一直在南州行醫,后來哥哥救駕有功,得了進御醫院的差事,才舉家搬遷進京,你知道吧?”高妃溫敘道。
明悠點頭,“有聽說過,那您就是在南州時,認識我母親的?”
“嗯,哥哥需要的不少藥材比較名貴,經常由你爹的鏢局押運,一二來去就認識了。”
這解釋很合理,但明悠沒聽方爹說過這事,不過這倒也不奇怪,在沒有手機等便捷聯系方式的時代,舉家遠遷,通常意味著和舊友再也見不上面。
如果是官宦世家還好,有打聽的渠道,尋常人家很難再聯系上,所以明悠也沒問后來怎么沒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