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會議室后,于向陽問:“你還好吧?”
溫秋寧點頭,“都好。”
兩人沒再多說一句,來到了大廳,收拾裝備。
于向陽遞了給溫秋寧一把匕首。
溫秋寧拍了拍褲兜,“我自己帶了。”
于向陽瞥她一眼,“跟好我。”
“嗯,我會的。”
于向念和程景默也在大廳。
程景默同樣收拾著裝備,于向念在旁囑咐他,“你一定要小心。”
“我知道,你在里面也要小心。”
程景默他們又趁著夜色悄悄的出發了。
夫妻倆的分工不同,于向念在使館里負責聯系國內、召回僑胞,程景默出去外面負責解救被困的僑胞。
程景默他們這次一共來了五十二個人,其中兩人是領導,一個總指揮、一個副總指揮。
剩下的五十個人分成五個小組,按劃分好的區域負責解救。
程景默和于向陽在不同的小組,他們是各自小組的小組長。
由于語不通和對當地的熟悉度等原因,每個小組配一名使館的工作人員,配合他們解救國人。
這就是溫秋寧能和于向陽一個小組的原因。
按照國際法規定,不管任何國家的軍人是不能隨意出入他國領土的,更別說在這里干什么了。
所以程景默他們這次出來沒穿軍裝,他們是偽裝成當地的僑胞來解救同伴的。
而且盡量和平解決,不要發生暴力沖突,為了防止發生爭端,一個小組只配了一把手槍,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刻,是決不能開槍的。
如果說可以開槍,程景默他們還真想一槍斃了這些暴徒。
白天的時候,他們偷偷的偵察過,發現了好多被殘殺的尸體,有些被燒焦,有些被割下頭顱,實在是太過殘忍。
大家按照劃分的區域,連夜搜尋躲藏、被困的僑胞。
這里有好幾個華國人開的工廠,工廠里面的東西被洗劫,廠房也被打砸燒毀了。
幸運的是,工廠里的僑胞們團結一心與暴徒斗爭,雖然有傷亡,但大多數人保住了性命。
工廠里面的僑胞也是最多了,差不多就快三千人了。
第二天下午三點左右,各個小組已經基本排查完所負責的區域,解救的人員也分批次送回了使館。
這期間,各個小組都遇到了挑事的暴徒,可來參加這次任務的都是尖兵,別說制伏這些暴徒,想要他們的命都是件很容易的事。這些暴徒只有被打的捂著頭逃命的份。
溫秋寧第二次見識到于向陽的身手,上一次還是多年前,他制伏牛生運的時候,那時候,她的意識模糊,看的不是很清。
這一次,她親眼見識到于向陽的英勇,徒手對付三個拿著鋼管的男人都輕輕松松,打的他們抱頭鼠竄。
下午三點多的時候,于向陽他們這組帶著最后解救出來的這批僑胞回使館的路上,遇到了一群大約四十多人的持械暴徒。就他們十個人對付這四十多個人,問題不大,可他們身后跟著二十多名婦女和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