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錦繡 > 第61章 災

      第61章 災

      朱元璋的大手死死的扣著椅背,面帶冷笑,“咱大孫說的對,不過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該掉腦袋的一個都逃不過。”說著,朱元璋頓了頓,“你們預估,九縣兩州的災民需要多少糧食!”

      “臣等預估需要五十萬石左右,其中還有鹽,藥等物!”侍郎張衡說道。

      “怕是不夠!”

      這不是藏拙的時候,作為未來的繼承人,必須在皇帝面前展示出自己對于政事的有力見解。

      朱允熥開口,對朱元璋說道,“皇爺爺,孫兒僭越了!”

      “無妨!”朱元璋繃著臉,“你也大了,該為祖父分憂,說就是了!”

      “是!”朱允熥道,“皇爺爺,孫兒以為這些糧食不夠夠。馬上就是秋收,九縣百姓今年的收成一場大水全完了,現在的賑濟只是剛開始,沒了朝廷的賑濟,百姓冬天咋過?”

      “而且洪水過后,還涉及到明年的春耕生產,以及田地清淤,這些都需要糧食。還要防止疫病蔓延,防備災民鬧事流竄。五十萬石糧食能吃多久?”

      “京城糧庫還有多少糧食?”朱元璋不住點頭,隨后問道。

      “回皇上,京城大倉中還有糧兩百萬石!”傅友文猶豫下,“但,那是歷年積累的軍糧,儲備糧,輕易動用不得!”

      這大明看著盛世待興,其實是百廢待起。從大元手里接過這個爛攤子,南方還好,可是北方因為連年大戰,年年都要朝廷補貼。還有邊關戰事等等,大明也是不富裕。

      “那就從九江武昌等地調撥糧草,要快,要急!”朱元璋開口說道。

      “可是,那兩個大倉也是軍糧呀!”傅友文頓了頓,“一旦拿出來,想再填滿,可就不是三五年能”

      “百姓還在嗷嗷待哺,顧不得了!”朱元璋站起身,來回踱步,“百姓要緊,先讓他們吃飯!”

      “臣等遵旨!”

      九江武昌都是南北中轉的要道,更是內地重要的軍事重鎮。駐防大明最為精銳的部隊,現在要動用他們的儲備軍糧了。

      “可以讓各州府的大戶人家捐糧!”朱允熥開口說道。

      他知道在封建時代,地方上的豪族和大戶,可以修橋鋪路做善事,但是很少賑濟災民,有一種說法是當權者防備他們收買人心。

      但是,現在顧不得,江西邊上就是湖北,武昌漢陽那邊有著數不清的豪門糧商。

      “皇爺爺,讓他們出糧食,朝廷可以給予表彰。”朱允熥想想,“譬如,官府給個什么太平士紳之類的稱呼。”

      “哼,想都不要想!”朱元璋冷哼一聲,“糧食是他們的命根子,就是給他們官做,他們也不會拿出來!”

      此時,工部尚書夏祥說道,“皇上,除了賑濟災民的糧食,撫州等地還需要修復河堤,清理河道等事的銀錢!”說著,看了看朱元璋的臉色,“臣算了下,大概六十八萬兩!”

      “給!”朱元璋毫不猶豫,說著,忽然皺眉,“戶部庫里還有嗎?”

      “還有三百萬銀錢,可那是動不得的壓箱底。”夏祥嘆道。

      大明,現在連六十萬的銀子都拿不出來了?

      不是的,而是那三百萬實在是金融儲備,不能輕動。而且邊關連年戰事,軍費開支浩大如流水。

      藍玉打了勝仗班師回朝在即,又是一筆銀錢犒賞。

      (大家別覺得三百萬少,康熙六十多年皇帝,只給他兒子留下八百萬國庫。當然清代的鹽稅茶稅都是皇帝的私房錢,不算國庫)

      “能拿多少拿多少!”皇帝難當,朱元璋緩緩開口,“不行,從宮中的用度上減免,發給地方百姓!”

      ~~~

      不是俺不準時,俺也是有苦衷。

      (呸,作者的話信得住,兔子都能上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