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重生大明皇孫朱允熥 > 第117章 朕的坑(2)

      第117章 朕的坑(2)

      聽皇帝如此說,張紞的坐姿更加端正。

      此時王八恥悄悄的捧著一盤切好的鮮果進來,無聲的放在桌上,然后躬身退下。殿中那些侍奉的太監們,也隱身在殿門之外。

      朱允熥捏起一瓣切好的貢橙,緩緩放入口中,“之所以這件事朕要先和你說,是因為你即將執掌戶部,而在管戶部之前又是在地方上管過一省的人,眼界應是比尋常人開闊一些!”

      “這幾年云南屯田移民發展商貿,云南的茶,樹木藥材,井鹽還有各類物產能夠賣出來,足見你并不是個狹義的一味重農輕商之人。”

      “臣竊以為,無農不穩無商不富。”張紞回道,“世人輕視商業,殊不知漢時西域,宋元時泉州廣州,皆是國家命脈所在。農養民,商富國,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不可輕也!”

      “說的好!”朱允熥拿起絲帕擦擦手,“宋元至本朝,多發行紙鈔。但官價和民價截然相反,洪武初年發行的貫鈔至今日,怕是一錠也換不來一斗米。”

      張紞心中一動馬上道,“皇上要發紙鈔嗎?臣以為不可取。”說著,正色道,“且說趙宋偏安之時,與民以鈔賦稅卻只收金銀銅絹,民間怨聲載道。前朝大元,廣印亂印,朝廷缺錢了就用紙鈔斂財,非治國之道。”

      “朕沒有發行紙鈔的意思。”朱允熥笑道,“朕是在想一個問題,官府的紙鈔在民間口碑低劣,而商號之銀票卻日益興旺,是何道理?”

      “還拿云南來說,朕也略有耳聞。大宗貨物往來,存儲交易等事,用的都是商行的銀票。在京中,江南各地錢莊的銀票金票,見票即兌,民間盛行。”

      張紞沉思片刻,站起身,“臣斗膽直!”說著,頓了頓,“信用二字!”

      隨后,看看朱允熥的臉色,繼續開口道,“官府在百姓心中”

      “朕明白,百姓們總是信不過官府。”朱允熥笑道,“可以理解,誰讓官府只知道盤剝呢。商人們雖然重利,可明白信用是立身之道而有信。不像官府,說什么就是什么,而且吃虧的人還沒地方說理去。”

      說著,喝口茶,又道,“不過票號倒是給了朕一個啟發,朕想開設一家官營的票號!”

      張紞一怔,心頭狂跳。

      “好比天下各鎮的軍餉,每年都是戶部運送過去,長途跋涉且不說路途艱難,往往十成之中能發到士卒手里六成,已算是燒高香了。”

      “可若用銀票代之。”朱允熥沉思道,“朕的想法是這樣,天下的士卒官員都登記造冊,人按照編號做一個存折,標明姓名軍餉如何。士卒本人或者其家人,可以拿著存折去當地的票號兌現。”

      “票號是見折即兌,不想兌現的可以存儲,票號給與一定的錢息。每逢戰事,朝廷有恩賞下去,也是如此兌現。”

      “就等于戶部直接給士卒官員發錢,可省去損耗和盤剝,更可以杜絕喝兵血吃空餉,你看如何?”

      張紞端坐,皺眉思索。

      “臣說些不當的話!”張紞并沒有開口奉承,而是表情極其凝重,“這事皇上您,想簡單了!”

      朱允熥沒有生氣,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示意對方說下去。

      “臣雖未在中樞做官,可也知道朝廷每年的軍費是充足的。但發放與否,皆在于戶部。”

      “即便是國庫有錢,也從沒有實餉準餉,都是延遲發放。設置錢莊于戶部之下,用以發放軍餉,倘若再有延遲或者國庫拮據,這錢從哪來?”

      “屆時,朝廷的信譽何在?”

      “再者朝廷每年征收的賦稅,即便是用以軍費的兩淮鹽水,也都是銀銅布糧等物摻雜而成。都換成銀錢的話,國庫哪來那么多銀子?”

      “就算是國庫有銀子,可”說著,張紞下拜,“誰能保證,這錢永遠都能專款專用呢?”

      其實張紞說的已經很含蓄了,錢莊執行最大的障礙,恰恰就是朝廷,恰恰就是官府。

      “你先起來,聽朕說完!”朱允熥抬手,繼續道,“朕也有和你一樣的擔憂,所以朕想的是,這錢莊可以官辦,但不能國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