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天神,祭祀上天,這是人與天的交流形式。
禮樂齊鳴,擊鼓鳴金,浩蕩的樂聲似乎可以傳達至天際。
祭天第一步為迎神,燔柴爐內升起煙火,看著青煙徐徐傳至上空,表達了將人間敬天之意傳于上天的寓意。
啟帝上前先對天地行跪拜之禮,再至祖宗牌位前上香、叩拜,又回到初始拜位,跪拜諸天神明,對諸神行三拜九叩之大禮。
迎神后為奠玉帛,即向天神、祖宗進獻玉、帛。
啟帝行禮時由禮部導引,盥洗后至神位前行三次上香禮,執事官向啟帝呈進玉帛,啟帝至天帝及祖宗牌位前行敬獻禮儀。
隨后以鳳驚華為首的貴女、貴子,齊齊上前呈向玉帛,行進獻之禮。
進獻之后啟帝鞠躬行禮回拜位。
隨后是進俎,進俎后行初獻禮。
皇帝先至爵洗位受爵、滌爵、拭爵、進爵,而后升壇至酒尊所,執爵官以爵進皇帝,皇帝到主位前跪獻爵,行三上香禮,同時司祝跪讀祝文,此時禮樂暫止,祝文讀畢禮樂起鳴。
如此初獻禮便結束,接下來還有亞獻禮、終獻禮。
亞獻禮和終獻禮流程與初獻禮差不多,只不過亞獻禮時文皇后、太后和各皇子、公主也要參與,終獻禮是參加大典的官員都要參與其中。
整個祭祀流程繁瑣而復雜,所有人都繃緊了心神,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鳳驚華上前進獻了三次玉帛后,終獻禮終于結束。
按照正常的祭天流程,終獻以后,該行飲福受胙禮,飲福受胙后徹撰送神。屆時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掌祭官捧撰,皆送到燎爐焚燒,啟帝至望燎位觀看焚燒祭品,內贊奏禮畢,祭天大典便正式結束。
前面的獻禮是在向上天進獻祭品、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