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驚華垂著頭,雨絲順著臉頰滑落,浸濕了衣裳。
她看著雨珠滴落在地面,濺起小小的水花,聞心底覺得蒼涼極了。
愛卿何以不信朕?
啟帝如此之鑿鑿,可是上輩子,便是他抄了慕容家和狼青許家。
而原因么,則是莫須有的通敵叛國謀反罪。
前世鳳驚華并不懂朝政,只是她知道外祖父對啟帝真正失望,就是從這次事件開始。
當時鎮國公搖頭嘆息,“他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可憐了慕容家與許家那許多忠君愛國的好兒郎!”
所以慕容家和許家的通敵叛國之罪,應該是欲加之罪,不過是啟帝對忠臣下手的遮羞布罷了。
當時慕容家和許家,男丁全部斬殺,女眷充當官妓。
慕容侯爺身死,慕容夫人自盡隨他而去,慕容嫣然成為了官妓,最后在凌辱下絕望而死。
啟帝如此行為,前世已經做了一次,這一世他大概也是如此打算,還怎么好意思說愛卿何以不信朕?
鳳驚華垂著眸,眼底滿是冰涼的冷意。
鬧吧,鬧的越大越好,鬧的越大,民間就傳的越遠。
雖然古往今來,狡兔死、走狗烹之事,帝王做的不勝其數。
但是沒有哪個帝王,愿意尚在位時,就真的背上謀害忠良、忘恩負義之名。
他們要行不義之事前,總會為自己找一個極好的理由,找一塊遮羞布。
今日鬧了這么一出,大家都知道他想除掉將門忠良。
啟帝為了不遺臭萬年,日后總該忌憚一二。
畢竟日后他若是還要對將門忠良下手,大家都會想到今日之事,大家都會以為是他故意為之。
有了今日之事的警告,他若還敢這么做,所有武將到時都會心有戚戚。
皆時一個弄不好,大家都覺得唇亡齒寒、兔死狐悲,被逼無奈之下走上絕路,為了家人群而反之也有可能。
鳳驚華抿了抿唇,唇角輕勾,乾王下手可真夠狠啊。
通過十二皇子的嘴,說出了這些話,成功的引起了如此大的騷動。
乾王是為了打壓太子。
通過今夜之事,太子最起碼已經失了武將的心。
鳳驚華卻是為了護住更多和楊家一樣的無辜將門。
今夜注定是雙贏的局面。
啟帝不知是冷的還是怎么,身體微微顫抖,再次大喊道“朕不曾說過這樣的話,愛卿們何以不信朕?
難道在你們眼里,朕就是能說出這種話、做出這種事的帝王嗎?”
,content_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