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個脈絡可以看出。
治國不是請客吃飯,拓土,也不是簡單的打怪升級。
而是收復、消化,再收復、再消化的循環......在這個過程中,每走一步,李世民都會遇到極大阻力。
取伊州時,大臣們反對。
攻高昌,大臣們責難。
一打焉耆無果,大臣們嘲諷。
他們想要貞觀之治,想要千古留名,不想有意外,破壞這來之不易的盛世。
財政、傷亡、物資、消耗......戰爭帶來的副作用,都是他們反對的理由。
李二陛下很苦惱。
他要做千古一帝,也想做明君,不可能不考慮臣子的意見。
但好在,房俊出現了......
巨額的收入,讓皇帝挺直了腰桿,馬蹄鐵的出現,使耗損大為降低,食鹽的大規模煉制,讓士卒有力氣廝殺,火藥的運用,令唐軍的戰力大增......
有這么多層buff疊加,李世民怎么可能忍得住?
于是,借著西征高昌的機會,房俊率軍單飛,開始了大唐收復西域的進程......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成果,就是本次行動的宗旨。
按照之前的推演,他已經提前拿下了四鎮!
現在只要在搞定處月部和處密部,就可以完成完成貞觀朝在西域的布局。
此舉,比歷史上提前了整整七年!
這就是房俊來之前,和李世民定下的全盤計劃,行動代號——西域之春。
這也是房俊出現在這里的原因。
歷史上,阿史那賀魯,這個室點密可汗五世孫,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正是他的改旗易幟,才讓大唐擁有了阿爾泰附近的廣大疆土。
與此同時。
大唐用他的威望統治西域,而他,則獲得強大唐國的庇護,兩者相輔相成,實現共贏。
至于他日后的叛變......
那不是房俊該考慮問題。
只要李世民活著,他就不敢叛!
現在是貞觀十五年,距離其駕崩的貞觀二十三年,還有八年時間。
八年后會發生什么,誰都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八年時間,足夠房俊去做一些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