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犯顏直諫的臣子。
每當李世民面露兇光,長孫皇后,總是能上前溫勸慰,將這輛失控的馬車,重新拉回軌道。
天下人皆都默認。
或許正是由于她,二十多年的拾遺補缺。
李二陛下千古一帝的光輝形象,和貞觀之治的歷史功績,才會如此璀璨。
長孫氏的余生,全都燃燒給了帝國。
就是臨死前,還在擔心,自己的陵墓,會給百姓造成繁重徭役。
故而留下遺,依山建陵......
在此之前,除了漢文帝的“霸陵”,幾乎所有的帝王陵墓都建在平原。
工程浩大,勞民傷財。
相對而,山陵可以縮減開支,減少徭役。
由此,昭陵起!
可以想象,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做出表率,其后世子孫,必然也會跟著改易葬制。
世代遵守祖宗法度。
......減省時服,開創一帝國之葬制,天下之幸,百姓之幸!
單此一項。
皇后長孫氏,便足以名垂青史!
......
“好了。”
“朕知道,你們都念著皇后的好。”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嘆道:“斯人已去,你我君臣,只有將這大唐治理的更加昌盛,才可寬慰觀音婢的在天之靈。”
“朕,與諸君共勉。”
話畢,百官俯首:“臣等,愿為大唐江山肝腦涂地!”
“呵呵呵,好!”
李世民露出欣慰之色,話鋒一轉:“此外,還有一事......”
“九成宮事件,駙馬房遺愛、中郎將孫武開,護駕有功!”
“現在議一議,該如何進行賞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