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兒這一生,收養過很多如齋藤正平這樣的孤兒。
除了竭盡全力的撫育和教養他們之外,林婉兒也為很多人的人生之路,提供了指引和幫助。
她人生經驗豐富、學富五車,絕對是這世界上最好的老師,而她在教育這些孩子的時侯,也從不吝嗇自已的學識與經驗,所以她培養出來的孩子,雖然一個個出身卑微甚至苦難,但大多數都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的人才。
這么多年來,林婉兒也賺到過萬貫家財,但大都分給了這些孩子,并且不求回報,只為讓他們的人生能夠活的燦爛。
如果說要總結林婉兒過去的三百多年里,主要都讓了什么,其實除了逃命這條亙古不變的主題之外,剩下的,幾乎全是在為這個世界播撒愛的種子。
而那些被她撫養成人的孩子,也深知她這一生,除了逃命,都在不停為他人奉獻。
她用不通的身份,在不通的地方,撫養過一代又一代人,她也用不通的身份,在不通的地方,幫助過一代又一代人,就像當年京都的齋藤小姐,就像是窮苦人家眼里的圣母瑪利亞,凡是善良之人遇到困難的,齋藤小姐都會施以援手。
那些年,京都窮苦人家的孩子,最羨慕的不是官宦富商的公子和小姐,最羨慕的,是那些能被齋藤小姐收養的孤兒。
后來,齋藤小姐離開日本,沒人知道她去了哪里,但她的故事,卻一直在京都老一輩人中代代相傳。
林婉兒在這些孩子身上耗費無數心血,卻從來不求任何回報,除了老張這種胸無大志、一輩子只想在小姐身邊侍奉小姐的人之外,林婉兒幾乎極少去打擾這些人的生活。
不打擾,不單單是不愿給他們添麻煩,更多的原因,是林婉兒一直在極力的逃避著生離死別。
那些養子養女,終究要在她之前老去,她不想去面對這種永別的痛苦,索性散盡家財給他們,讓他們去各自精彩,而自已則在他們最好的時光從他們的生活中消失,此后不跟這些孩子們聯系,這樣,便不用親眼看著自已養大的孩子死在自已面前。
今日來見空隱,也是調查心切,卻沒想到,竟無意間陪伴空隱走過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
看著眼前空隱那無比蒼老、毫無生機的面龐,林婉兒情緒有些崩潰,掌心中托著那枚回春丹,哭到不能自已,口中喃喃:“正平,你何必這么傻,這世上哪有什么西方極樂,我從小就告訴你們,人死如燈滅,在這個世界已經油盡的枯燈,如何能在另一個世界重燃……”
平白增長二十年陽壽,多少人為之瘋狂,可空隱卻放棄了這個機會,其中一部分原因竟是為了自已,林婉兒心中確實格外感傷。
一旁的安成蹊見她傷心難過,不由自主的上前將她輕輕攬在懷里,安慰道:“人都是要死的,只是你活得太久,顯得他們好像活的不夠長久,其實即便沒有接受這額外的二十年壽命,空隱法師也已經是這個世界上少有的長壽者了,更何況他是出家人,可能早就看淡世俗的生死了。”
林婉兒悲傷的情緒不斷蔓延,哽咽著說:“其實正平出家是為了悟道,我曾告訴過他,佛法也是悟道的一種方式,所以他自小就動了以佛法悟道的心思,說是悟道之后就能更好、更長久的保護我,沒想到,這個決定讓他堅持了一百多年,到最后才知道徹底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