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變化是由內而外,不宜察覺卻又十分驚人的。
觀周身氣度,如果不說的話,沒人會猜到他是個窮苦人家出身的寒門子弟,還以為是哪個世家養出來的翩翩公子哥呢。
也就是在見到云苓的時候,他才一改平日里不顯山露水的模樣,透出獨屬于他這個年紀的青春朝氣來。
顧翰墨眼中笑意盈盈,“多謝太子妃掛念,忙的人不止我一個,這是留在書院的最后一年了,大家都卯足了勁想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來呢。”
在書院里潛心苦讀了兩年,今年九月開學后,第一批三年級的學生就陸續地投入到了實習工作中。
外面的世界多姿多彩,惹人眼花繚亂,雖然忙碌,日子卻過的更充實了。
“學生聽顧院長說,您和殿下打算帶領百姓種地?”
云苓點點頭,“是啊,好不容易從各處弄了些絕佳的菜種和糧種來,成效不錯的話,今后朝廷會定期以低價出售應季的作物種子給百姓們。”
顧翰墨打量著她一身粗衣,由衷地道:“大周有您和殿下,實乃百姓之福。”
他見過善待百姓的清官,但身體力行地親自帶著百姓們種地的皇室,卻還是頭一回見。
兩人閑談著,不多時就到了太學館。
蕭壁城也很快領著侍衛們把第一批糧種和肥料給抬了近來。
太學館是平日里教職工開重要會議的地方,今日屋內數十把椅子中坐滿了人,烏泱泱一大片。
除了司農寺的官員外,云苓還看見了孟福兒和李元紹等人,另一側坐著一群衣著樸素干凈的老者和中年男人,看打扮應當是附近山腳下的村民,正小聲交談議論著什么。
太上皇牽著奶團兄弟走到角落坐下,沒人關注的話,還以為他就是個種地的老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