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孩子送去書院,意味著家庭的經濟水平會下降。
百姓們不是短視,不明白把孩子送到書院里將來更有出息,而是他們之中的很多人維持生計已經勉強,實在負擔不起這么長時間的培養成本。
蕭壁城認真地道:“我打算把這筆錢都投入到教育福利補貼當中,不僅面向學子,還包括教書的夫子們,所以怎么制定福利制度就成了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
關于義學,目前朝廷的方針中,只負擔書本費、文具費,以及上學日的午餐。
這已經是很重的負擔了,但他還想要加入云苓提過的貧困生補助金和助學貸款等手段,幫助百姓們能更安心地把孩子送進書院。
但是義學義學,既然沾了個“義”字,必然會是大周朝廷長時間內需要大量投入錢財人力,并且沒有實質金銀收益的重要舉措。
如果云苓這邊能順利解決糧食問題,朝廷在這方便的壓力會輕松很多,至少管上一日三餐不是問題。
“不錯,這件事非做不可。”云苓認可地點頭,“哪怕推遲其他城池中的幼稚園設立,也必須要盡快把義學創辦起來。”
因為義學串聯著幼稚園與清懿書院,只有舉辦了義學,她那義務教育的大計中,才算完成了最重要的一環,也就是真正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
哪怕它的規模很小,但它并非殘缺不齊,如果單單只有一個清懿書院或者幾座幼稚園,這項大計是走不了太遠的。
“所以,你打算讓夢紓來辦這件事?”
蕭壁城眸帶笑意地道:“嗯,這件要緊事交給朝廷那幫官員未必能做得好,夢紓熟悉書院的情況,知道該怎么制定針對夫子的福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