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妃幽幽地道:“你說她們一個個的,為何都過的那般輕松自在呢?明明處處都不如本宮,既沒有奴仆成群,也沒有享不盡的山珍海味,入冬了連菜都要自己種。”
“有的人,甚至連一兒半女都沒有……”
她擁有的比她們都多,卻不如她們那般怡然自得。
云苓不假思索地答道:“因為她們都在為自己而活。”
李貴妃一怔,靜默良久。
“你是說,本宮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嗎?”
云苓想了想,把朧夜曾經對她講過的一些心理學專業話語,用不那么專業的敘述方式,緩緩講了出來。
“在兒臣看來是如此,燕王肯聽您的話,您就高興,父皇不允諾您的請求,您就傷心。您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是圍繞著別人而轉的,但麗母妃她們就不會如此。”
“人的自我調節能力很重要,沒有誰能為您負擔整個人生。唯一能對人生負責的,只有您自己。”
李貴妃缺乏自我調節的能力,她的感情需求很依賴外部力量,這或許跟她從小受到的教育和成長環境有關。
大頭鵝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看似很有想法和主見,實則是李右相洗腦后的提線木偶。
李貴妃默默地聽著,似是在認真地去理解云苓的話。
對方說的沒錯,她這半生嘗盡辛酸冷暖,要么是為兒子,要么是為父兄,要么是為丈夫。
“那依你所,本宮應該怎么做呢?”
“去做一些您自己喜歡的事情,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一個人想要真正擁有屬于自己的人生,首先自己要成為人生的主角。”
云苓看著她,耐心地道:“就像麗母妃喜歡刺繡一樣,宮里其他娘娘有的喜歡研究吃食,有的喜歡種菜養雞,有的喜歡打馬吊,平時就算不聚在一起閑話,也各有各的事做,從不覺得冷清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