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昭仁帝更加氣不打一處來,滿臉怒色壓都壓不住,“還心里清楚呢,朕看你腦子里就是一團漿糊!還捐官,親自舉薦?虧你想的出來!”
“知不知道你跟云苓那丫頭大肆興辦書院,朝中上下心里早有不滿,都知道你們打著培養心腹勢力的念頭,想方設法地要給你們使絆子呢?”
“這么緊要的關頭,你還有膽子搞出賣官鬻爵這種事來,趕著趟地送把柄呢!”
昭仁帝簡直氣個半死,所謂的捐官,說白了就是明目張膽的合法貪污受賄。
早些年太上皇在位的時候,大周剛結束戰火紛飛的歲月,因國庫囊中羞澀,萬不得已才開放了捐官的途徑,以充盈國庫。
那個時候,只要給朝廷繳納足夠多的銀子或者糧食,就連流氓強盜都能撈個官當。
但與此而來的,便是種種官匪勾結,貪污腐敗和魚肉百姓等一系列嚴重的問題。
為了解決捐官條令的后遺癥,太上皇半生都在為此奔波辛勞,昭仁帝做太子的時候也苦不堪。
季淑妃的母族季家便是其中典型,在后來的動蕩中被昭仁帝所清洗掉。
自那以后,他就正式廢除了捐官條令,并且不打算再開放,勒令朝廷引以為戒。
昭仁帝冷冷地看著蕭壁城,“你若敢賣官鬻爵,朝堂上那群老東西就敢戳你的脊梁骨,指控你們夫妻為了扶持私人勢力,公然行貪污受賄之事,朕看你們到時候怎么辦!”
蕭壁城沉默了一瞬,他敢提出讓公子幽捐官,剛才所說的種種,當然已經在心里衡量考慮過了。
“父皇息怒,兒臣敢說出口,自然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早年捐官的人多為謀求地位權力,做的也都是些搜刮民脂民膏的事。”
“可公子幽不一樣,不論圖書館還是清懿書院,他都在背后出了不少力。一旦百姓知曉,就明白他做的是實打實利好百姓的事,兒臣舉薦這樣的人封王,何懼朝堂上那幾張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