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天墟道:“兩國營地之間畢竟相隔不遠,你再不出發就攔不住他了。”
萬劫清像是猶豫了一下,然后問道:“若殺了葉無坷之后寧國報復?”
倫天墟:“屈渤歷來都是黑武屬國,寧國攻打屈渤,黑武必會出兵。”
萬劫清還是不放心:“可現在是兩國和談期間,我屈渤動兵就是破壞和談,寧人若報復,汗皇也未必會出手。”
倫天墟:“那你就是不肯出兵?”
萬劫清:“我需要大劍師一份手令。”
倫天墟立刻就動了殺機。
要他手令?
那將來寧人報復起來,便是不死不休。
以他對寧人的了解,若真查出來殺葉無坷者是他倫天墟,哪怕他一輩子藏身在劍門不出來,寧國的刺客也會一輩子糾纏他。
但轉念一想若此時不殺葉無坷,諸國對黑武更無敬畏。
于是他將自己隨身帶著的劍門令牌遞給萬劫清:“這個給你,你自可留作證據。”
萬劫清拿了令牌之后也就沒再多說什么,直接下令點了三千騎兵跟他一起浩浩蕩蕩殺出營地。
倫天墟見他帶兵出去了,這才松了口氣。
葉無坷就算能逃過此劫也沒關系,黑武必須讓各國使臣看到黑武的霸道。
至于寧國會不會對屈渤動兵,黑武人更樂意看到寧國動兵。
屈渤大汗耶律松石可能有反心,這是汗皇闊可敵正我已經發現的事。
而且,屈渤本就是闊可敵正我選定的戰場。
這次會面本就不是和談。
闊可敵正我就是想殺李叱,不管用什么辦法他都要殺了李叱。
李叱一死,兩國必然決戰。
黑武就是要在寧國崛起之前把決戰打了。
此前黑武多次南下,試圖將立足未穩的大寧扼殺。
可歷次南下都是損兵折將,闊可敵正我的父親還被李叱一箭射殺。
闊可敵正我想報仇不是一年兩年了,可他也深知寧國北疆固若金湯。
已經打了多少次,黑武戰無不勝的大軍就是無法撼動寧軍的防線。
所以決戰是在寧國邊疆打,已不切實際。
黑武動用數十萬規模的大軍南下已有多次,動用達到百萬大軍南下的規模亦有兩次。
不能攻克大寧北疆大門,這決戰就無從談起。
唯一的機會,就是把寧軍從關內引出來打。
這是闊可敵正我早就定下的策略,也是為什么他答應了耶律松石的提議與寧帝李叱會面的根本原因。
在那個時候,闊可敵正我就已經想好了要把戰場放在屈渤。
寧國打不進去,黑武不能是戰場,那已經察覺到不安分的屈渤,自然是最佳選擇。
這一戰不管雙方損失如何,屈渤必然滅亡。
既能與寧軍決戰,又能滅掉一個隱患,對于黑武人來說,何樂而不為?
所以只要屈渤出兵殺了葉無坷,這一戰就在所難免。
哪怕寧帝不死,這一戰也必然會打。
屈渤人出兵殺了寧國正使,以寧人的驕傲能容忍?
就算李叱想忍著不大,寧國百姓也不答應。
葉無坷這個人可真的是太適合被殺了,因為他不僅僅是正使還是寧人心目之中的大英雄。
他一死,寧人就會狂怒,到時候寧帝不想打都不得不打。
只要寧軍攻打屈渤,那與寧軍在屈渤決戰的計劃就徹底成功。
黑武人有自信,在關外與寧軍決戰取得大勝。
看著屈渤人出兵的倫天墟,剛才被葉無坷激起的怒意蕩然無存。
這一戰,在所難免了。
他沒有馬上回黑武大營,他就要在這等著萬劫清回來。
以屈渤騎兵的速度,只需片刻就能追上葉無坷。
葉無坷的實力他剛才也已看破,就算那少年已有宗師實力也擋不住三千精騎的追殺。
宗師修為,在三千騎兵面前亦如螻蟻。
他讓人搬了桌椅來,就在這屈渤營地的空地上坐著等待。
只要屈渤騎兵回來,他一眼就能看到。
算計著時間,最多半個時辰那三千騎兵就回歸來。
可是等了足足一個時辰還多,竟無一人出現。
倫天墟越等越是心焦,隱隱約約的,已經心中升起幾分不祥。
他已坐不住了,起身在營地里來回走動。
時不時的就往營地大門口看一眼,每一次看過去都讓他內心更為不安。
大概又等了半個時辰,只見有大概幾十個騎兵回來,看起來灰頭土臉,狼狽不堪。
倫天墟連忙大步過去,伸手將那幾十名屈渤騎兵攔了下來。
“為何只回來你們幾個?”
倫天墟急切問道:“你們大將軍萬劫清呢?”
其中一個狼狽騎兵回答道:“才去就中了寧人埋伏,大將軍帶著我們左沖右突,只有我們這些人殺了出來,大將軍他......已經,已經戰死了。”
“戰死了?”
倫天墟心中大驚。
但很快他就反應過來,這何嘗不是機會?
寧人殺了屈渤三千騎兵,殺了屈渤大將軍,黑武亦有機會向寧國興師問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