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6章
大智慧
“說下去。”厲元朗面色冷峻,有神的雙目,直視著張秋山。
張秋山編輯著詞句,一五一十的講述起原因。
這件事的源于上世紀末。
用當時的省委書記話說,我們要守住這片土地,要把勝利果實交給放心人手中。
何為放心人?
無外乎他們的子女,最起碼,自己的孩子,不會否定他們制定的宏偉藍圖。
頂天在某些細節方面,做一做微小的調整。
這一點,很快在常委們達成共識。
因為涉及到各自的切身利益,又為子女們指引了一條康莊大道。
不用犯愁孩子的未來前程和發展。
于是乎,從那一屆開始,這件事便是不成文的規定。
往后數任官員,沒誰打破這種慣例。
張秋山剛到南州的時候,聽聞此事,也打算挑破這層窗戶紙。
作為組織部長,他明白,這事極其不合規,甚至有違法嫌疑。
就向當時的省委書記,籠統的提了一提。
書記表示支持,然而,各方面的阻力卻接踵踏來。
尤其已經退下來的原省里領導,更是如同捅了馬蜂窩一般,紛紛跑到書記那里,針對張秋山的做法,提出尖銳意見。
甚至有人建議,希望省委出面,以破壞南州現有的政治環境為由,調走張秋山。
同時,還有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干部,直接去張秋山辦公室,用拐棍指著張秋山,疾厲色的好一頓數落。
說到激動處,當成昏厥在張秋山眼前。
這下可不得了,家屬接二連三去張秋山那里討要說法。
那段時間,張秋山都不敢回家了,更不待在辦公室里,生怕激化矛盾,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萬般無奈之下,張秋山只得妥協。
他意識到,僅憑一己之力,難以撼動這根深蒂固的潛規則。
于是,他開始選擇沉默,默許了這種不公平的存在。
但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張秋山的內心都會受到煎熬。
他深知,自己的妥協,意味著無數年輕人的未來被操控,意味著公平與正義被踐踏。
可每當想要站出來挑戰這一切時,那些激烈的反對聲音,那些威脅與恐嚇,又會讓他退縮。
厲元朗聽完張秋山的講述,神色凝重。
他沒想到,這件事的背后,竟然隱藏著如此復雜的歷史淵源和利益糾葛。
但厲元朗更加明白,無論歷史如何,無論利益如何糾葛,都不能成為違背公平與正義的理由。
他語氣堅定地說:“秋山同志,你的顧慮我理解。但我們要明白,身為官員,我們的職責是守護這片土地,守護這里的百姓。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就選擇沉默和妥協。”
張秋山聞,眼中閃過一絲光芒。
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改變這一切的可能。
他深深地點了點頭,語氣堅定地說:“厲書記,我明白了。我愿意和您一起,為改變這一切而努力。”
安撫完張秋山,這一天,利用參會機會,厲元朗專門和沈汝濤聊起了天。
厲元朗說道:“汝濤同志,省里有幾個部門出現空缺,要盡快安排人員補位。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沈汝濤聞,略作思考,隨后說道:“厲書記,有幾個名字,我倒是可以提一提。不過,最終的決定權在您,我只是給出我的看法。”
厲元朗點頭,“你說,我聽著。”
沈汝濤便開始列舉了幾個他認為適合的人選,并對他們的能力和背景做了簡要介紹。
厲元朗邊聽邊點頭,偶爾插話詢問幾句,對沈汝濤提到的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談完工作,兩人又聊了些家常,氣氛頗為融洽。
送走沈汝濤后,厲元朗回到辦公室,開始仔細考量剛才提到的人選。
他知道,選人用人,關系到全省未來,不能有絲毫馬虎。
所以,他必須慎之又慎,確保選出的人既有能力,又有品德,能夠真正為百姓服務。
思考良久,厲元朗終于有了決定。
厲元朗準備對干部人事進行補缺的消息,不脛而走。
一時間,相關人員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其實,按照厲元朗的說法,這幾個部門并非重要。
而且,需要補缺的都是一些副職。
但是,對于有些人來講,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誰不想更近一步,更上一層樓。
因而,接下來的日子,往省里跑的人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