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完之后,三個人分開,走進椴樹林。
這個時候,積雪已經凍實在了,踩在上面,也就是一個小坑,倒也不用穿著滑雪板。
至于狗子們,早已經在哮天帶著跑進椴樹林。
劉紅軍也不擔心狗子會驚動熊瞎子。
前面就說過,熊瞎子冬眠,一般情況下,都不會醒過來。
劉紅軍回憶著老爹說的熊倉子地理位置,尋找著老爹口中的熊倉子。
這個熊倉子,不是劉紅軍掏過的,他才多大,又掏過幾個熊倉子?
大多數都是聽老爹說起的。
這片椴樹林不是很大,用不了一個小時,就能轉一圈。
所以很快,劉紅軍就找到了老爹說的那個熊倉子。
一棵三抱粗細的椴樹,離地兩米多的地方,有一棵水缸大小的樹洞,這些都和老爹說的對上了。
只可惜,樹洞上面沒有掛霜。
這代表著,里面并沒有熊瞎子在里面貓冬。
并不是每一個樹倉子里都有熊瞎子貓冬。
隨著年年狩獵,這大山里又有多少熊瞎子可殺?
熊瞎子的繁殖根本跟不上獵人獵殺的,所以,大山里的熊瞎子在逐年減少。
劉紅軍還不死心,又在椴樹林里轉了一圈,依然沒有熊瞎子。
中間和石頭相遇,沒有找到熊倉子,倒是找到一個蜂巢。
這也是一個樹洞里的蜂巢,因為是冬天,只有零星的蜜蜂在外面活動。
樹洞的洞口離地大約三米,樹下有一片蜜蜂屎。
有人可能說,蜜蜂屎不就是蜂蜜嗎?
這個是錯誤的,蜜蜂屎并不是蜂蜜,而是在采集花粉或蜜的過程中,由于身體代謝產生的物質。
所以,在冬天的時候,蜂巢附近的地上,會有非常明顯的蜜蜂屎堆積。
夏秋還好,因為雜草叢生,蜜蜂屎并不起眼。
但是,冬天不一樣,樹下都有厚厚的積雪,蜜蜂屎就會變的非常顯眼。
“紅軍哥,要不等掏了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