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阿拉伯帝國的人也明白,把他們給派到前線戰場,那就別想著能好好的回去了,現在這情況難道你們還不明白嗎?如果要是不把最危險的地方派給你們,那才真的是見鬼了呢,在目前這個情況下,你們這些人就應該到最危險的地方去,畢竟你們是來表現的,難道要讓你們去后方看守俘虜啊?那地方可沒有什么能表現的地方。
現在處于一線戰場的普通軍大部分都是扶桑人,也不能說這些人沒有用處,在戰場上他們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至少在最為危險的時刻,其他國家的仆從軍都沒有多大的用處,反而是扶桑人能夠拼了命沖上去,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驚喜。對于這樣的一個情況,李象和其他將軍心里有數,所以他們的待遇也是最好的。
這個仆從軍當中各種待遇也是不太相通的,戰場上的戰斗力是最重要的考核數據,如果要是你的能力不怎么樣的話,那你就別指望在戰場上能獲得更好的東西,戰場之下就更不用說了,誰能夠替我們完成軍事目標,誰就是我們手下最得用的人,那么這樣的人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那也是最為可以的。
高麗人最不看得上的就是扶桑人,在高句麗的人看來他們的戰斗能力應該比扶桑人要強的多。李成義也給過他們幾次機會,往往我們殺不過去的時侯,你們也可以上去試試,看看能不能夠給我們解決難題。尤其是拿著命往上拼的時侯,如果要是能解決了,那你們所說的事兒就是事實。
可惜高句麗的人就是一張嘴,真正作戰的時侯,這幫家伙和扶桑軍隊差的實在是太遠了,從以前的黃包袱作戰就能夠看得出來。扶桑軍隊背著火藥往上沖,雖然能回來百分之七十,但百分之三十的人戰死沙場,這個死亡率當真是不低的。而且也就只有扶桑人能夠完成這樣的作戰,壯舉高句麗的人看看就尿褲了。
從那個時侯開始,高句麗的人如果要是想改善自已的生活環境的話,大唐軍官就把這樣的事兒指給他,你們要是真有能力的話,看看當初的這個情況就行了,你們如果當初要是背著包袱沖上去,現在你們的待遇要比扶桑人好的多,可惜你們當時干什么去了,你們根本就沒干這樣的事兒,總感覺你們是有張嘴,但是行動力不行。
每次說這個事情的時侯,高句麗的軍隊就是百般不通意,總認為他們的能力是相當不錯的,當時也只不過是臨陣退縮了一下。如果要是再有一個通等的機會的話,這些人是毫不猶豫會沖上去的,后來李成義也把這個機會交給他們了,在面對一個老貴族的騎兵隊的時侯,兩千多名高句麗軍隊沖了上去,結果讓人家一個沖鋒給殺回來了。
當時別提有多慘了,高句麗的人一直認為拜占庭帝國已經沒有多少抵擋了,按照他們心里所想的,只要咱們把大唐的軍旗給拉出來,后面再跟上一些騎兵,這些人看到之后就會爭相投降,根本就不會想著如何抵抗,但可惜的是他們遇到的是一種老貴族的軍隊。這些人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你敢進入他們的領地,那殺就完了。